家里老人念叨着要提前选块“安心地”,上周陪着父母跑了好几家陵园,最后停在青龙岗纪念园的银杏大道上——风里飘着淡淡的桂香,阳光穿过叶缝洒在碑石上,刻着“父母大人”的字样泛着暖光,突然就懂了为什么有人说“选墓不是选一块地,是选往后能常来的念想”。
青龙岗纪念园藏在江宁汤山脚下,背倚青龙山,前绕温沥河,连园里的树都是成排的银杏和香樟。春有新绿裹着嫩芽,秋有金黄落满小径,倒不像传统陵园那么肃穆,更像个能随时坐下来发呆的公园。园区主打“生态人文”,每块墓位都留着半米宽的绿化带,种着冬青或月季,连碑石都选的是福建青、芝麻白这类质地温润的石材,摸上去没有冷硬的棱角,倒像家里的老桌子。
问价格的时候,接待的王姐没急着报数字,先拉我们坐下来喝了杯茶:“先说说你们想要什么样的碑?是传统竖碑还是现代横碑?要不要刻点家里的老故事?”后来才明白,双穴立碑的价格不是“一口价”,主要分成几块——首先是墓位费,园区分了“松涛”“漱玉”几个区,靠山坡的“松涛区”安静,价格两万二到两万八;靠水系的“漱玉区”风景好,贵个几千块。然后是立碑费,这是大头——传统竖碑用福建青,刻字加描金,一万二到一万五;要是选带浮雕的艺术碑,比如刻松鹤、梅花的,得再加三千到五千。还有配套服务,比如下葬时的礼仪、每年的绿化维护,一年一收,大概三百到五百。
综合算下来,青龙岗的双穴立碑价格大概在三万五到六万之间。比如我们看的“松涛区”传统双穴,墓位费两万二,立碑费一万三,加上三年服务费,总共三万八;“漱玉区”的艺术碑,墓位费两万八,立碑费一万八,加起来四万八。王姐说,八成家庭选的是四万左右的套餐,既有足够空间,碑型也耐看。最贴心的是,园区允许家属自己设计碑铭——比如父母想刻“咱家的老房子门口的枣树下”,只要不违规,师傅都能刻,不像有些陵园只给固定模板。
父母最在意“以后会不会乱收费”,王姐拍着胸口保证:“所有费用都写在合同里,没有隐形消费。”比如墓位使用20年,到期后续费只收原价的5%到10%;交通也方便,地铁S6号线汤山站有免费接驳车,以后老人来祭拜不用挤公交。还有,园区里有间小茶室,祭拜完可以坐下来喝杯茶,看看远处的山,风里飘着桂香,倒像走亲戚一样自然。
离开的时候,父母摸着一块刻着“父母大人之墓”的碑,说:“这个字刻得软和,像你爸年轻时候写的字。”其实选墓到最后,价格不是唯一的秤砣,但青龙岗的价格透明,环境像家,倒让我们觉得——把父母的念想放在这里,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