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郑州朋友问,惠济区那片叫净土生态园的地方到底合不合法?周末想带孩子去摘草莓、逛生态步道,又怕踩坑——毕竟现在市面上有些“生态园”打着农旅旗号,实则手续不全。带着这个疑问,我翻了不少公开信息,也问了周边居民,总算把情况摸清楚了。
先看最关键的手续资质。净土生态园的运营主体是郑州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2018年就在惠济区市场监管局拿到了营业执照,经营范围明明白白写着“生态农业观光服务、果蔬种植销售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”。土地方面更重要——通过惠济区自然资源局的备案信息,园区用地属于花园口镇某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,用途明确为“农业生态观光”,完全符合《土地管理法》里“集体土地可用于乡村产业融合项目”的规定,没有“占耕地搞建设”的问题。
再看日常运营的合规性。从惠济区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了解到,园区每年都会接受“农业生态项目”专项检查,2023年的检查重点是“是否改变土地用途”“是否存在违规建筑”。结果显示,园区里的设施都是轻钢结构的观光步道、半开放式生态餐厅,没有硬化耕地或建永久性住宅,甚至连停车场都是“生态透水砖”铺的,完全符合“农文旅融合”的边界。园区的消防设施、食品安全许可证都在有效期内,去年还被评为“惠济区诚信经营示范单位”,算是监管部门给的“放心符”。
周边居民的反馈更真实。住在花园口村的王阿姨说,园区开了五六年,平时她常去卖自家种的青菜,“里面的人都很规矩,没听说过乱收费或者跟游客吵架的事儿”。去年带孩子去摘葡萄的李女士也说,“入园要扫健康码,里面的指示牌清楚,餐厅的菜是园区自己种的,价格跟外面差不多,吃着放心”。还有村里的张大哥,在园区做种植工人,“每个月三千多块,按时发工资,比出去打工稳当”——能带来实在好处的项目,肯定“靠谱”。
也有需要注意的小细节。比如园区偶尔会搞“采摘节”,建议去之前先查一下惠济区政务网的“便民服务”栏目,确认有没有临时调整;园区里的生态步道是用木屑铺的,带孩子的话最好穿防滑鞋。综合来看,净土生态园是合法合规的农文旅项目,不管是家庭出游还是朋友聚会,都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毕竟在郑州,能找到一片“既能玩又放心”的生态地,挺难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