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收到读者留言,问“郑州玉泉山庄陵园开放吗?”尤其是清明、寒衣节前后,留言里的字都带着温度——“想给爸带盒他爱抽的烟”“想给妈擦一擦墓碑上的灰”,原来大家问的不只是“开没开”,是怕把攒了一年的思念挡在门外。今天就把大家关心的事儿捋清楚,给想去的朋友递个“路线图”。
先把最紧要的消息说在前头:郑州玉泉山庄陵园目前正常开放。不过别光记“开放”两个字,得捎带记一下时间——常规是早上8点开门,下午5点关门。要是赶在夏天,可能会提前半小时开门(比如7点半),冬天天短,会晚半小时开门(8点半),毕竟工作人员也想让大家多晒会儿太阳,少吹点冷风。法定节假日更贴心,比如清明假期,陵园会提前在公众号发通知,把开放时间拉长到晚上6点,就怕有人下班赶过来来不及。
再说入园的事儿——不用提前预约,但得配合门口的“小流程”:测个温、扫个健康码,登记一下姓名和电话。别嫌麻烦,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,而且流程快得很,顶多一分钟。更暖的是陵园的便民服务:门口有免费轮椅借,要是老人走累了,推上就能慢慢逛;路边的茶水点永远有热乎的开水,杯子是一次性的,干净又方便;还有工作人员帮着找墓碑——上次遇到个叔叔,记不清亲人墓碑的排号,工作人员翻了三页登记册,又带着他走了两排树,最后指着一棵玉兰树说“就是这儿”,叔叔摸了摸墓碑上的照片,说“我就说你爱这棵玉兰”,工作人员站在旁边轻声说“要是下次忘了,再来找我”,那场景比任何宣传语都让人安心。
其实玉泉山庄陵园跟我想象中的陵园不太一样。没有压抑的黑色碑群,反而像个被精心照料的小公园:主干道两边的雪松长得笔直,春天玉兰开得满树白,秋天银杏叶落得满地金,还有个小池塘,里面的金鱼甩着尾巴游,偶尔有小孩蹲在旁边看,大人轻声说“别吵着爷爷”——原来思念也可以这么温柔。最近几年,陵园在推生态葬,比如树葬、花葬,把骨灰埋在树下或者花池里,上面种棵樟树或者月季,每年春天发芽,秋天开花,就像亲人从来没走,只是换了种方式陪着你。对了,现在陵园不让烧纸、放鞭炮了,不是要扫大家的兴,是怕火星子烧了树,怕烟雾呛了人——不如带束百合,或者带罐亲人爱喝的茶,把想说的话轻轻说给风听,风会吹到树上去,吹到花里去,吹到TA耳边。
最后想跟大家说:你问“开放吗”,其实是问“我能去看看TA吗”。郑州玉泉山庄陵园的门一直开着,开着等你带束花来,等你带句“我想你了”来,等你把藏了一年的思念铺在墓碑前。要是你明天想去,放心去吧——门开着,树绿着,风暖着,TA在等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