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的舞钢,龙泉山的早樱刚绽出粉白的花苞,山风里还裹着松针的清香——每年这个时候,总有不少人沿着山径走进龙泉山纪念园,不是为了看景,是想给故去的亲人找一个“家”。
龙泉山纪念园坐落在舞钢市南部的龙泉山脚下,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批准的经营性公墓,从市区开车大概20分钟,沿途能看到滍水支流的浅溪和成片的侧柏林。园区里没有想象中那么肃穆压抑,反而像个依山而建的园林:步道旁种着女贞和石楠,墓区之间有小花园,连墓碑都大多刻着家人的手书寄语——“爸爸的茶缸还在阳台”“奶奶的月季今年又开了”,倒像是把家里的温度搬来了山上。不少来选墓的人都说,走到这里就想起逝者生前的样子,没有那种“要把人推远”的陌生感。
2025年3月的最新价格,其实得结合墓型慢慢说。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生态节地墓:树葬是在松树下埋一个小骨灰盒,墓碑做成刻着名字的树牌,旁边留一行“陪你看每年的新绿”之类的话,价格在8000到15000元;花坛葬更小巧,骨灰撒在四季海棠的花池下,墓碑是嵌入花坛的瓷牌,价格8000元起,很多老人说“这样像还在院子里种花”。传统立碑墓分区域:靠近主步道的“福泽区”用芝麻黑花岗岩,面积约0.8平方米,价格35000到50000元;能望到龙泉山主峰的“望山台”,视野开阔,价格55000到70000元;如果想做定制艺术墓,比如逝者爱书法就做砚台造型,爱下棋就刻棋盘纹路,价格从80000元起,具体看材质和设计复杂度。
其实选墓的学问,远不止看价格。比如材质,芝麻白比芝麻黑便宜5%左右,汉白玉虽好看但更易风化,适合追求长久的家庭;朝向方面,朝南的墓位比朝西的贵一点,但长辈大多在意“坐北朝南”的习惯;还有优惠,老客户介绍或清明前预订能打9折,园区还提供免费刻字和每年一次的墓位清洁服务。碰到过一位叔叔,给爱养鸟的父亲选了树葬旁有鸟窝的位置,他说“比选贵的立碑强,爸生前每天要喂楼下的鸟,现在这里有鸟陪他,他肯定高兴”——原来最好的“家”,从来不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,是把逝者的习惯和家人的想念,一起装进去的温度。
离开时夕阳刚好落在龙泉山顶,把松针染成金红色。一位阿姨在墓前摆桂花糕,说“他生前最爱吃楼下的桂花糕”,风把糕香吹到松枝上,惊飞了一只停在枝桠的麻雀。龙泉山的风里没有悲伤,只有想念的温度——所谓“价格”,不过是给这份想念找个能落脚的地方,而最珍贵的,从来都是藏在细节里的、属于家人的独家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