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去县城北边的菜市场买菜,路过北环路的时候,总能看见福寿园的入口——两排笔挺的松柏像穿了深绿制服的卫兵,门楣上的“福寿园”三个字刻得方方正正,常有拎着菊花的人慢步走进去。这两年常听邻里念叨:“现在墓地多少钱?都在哪块儿?”作为土生土长的封丘人,我索性把知道的情况捋一捋,给想了解的人当个参考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。封丘的墓地价格像菜市场的蔬菜——位置越近、“品相”越好,价儿越高。县城周边的比如城关镇的福寿园,算是离城区最近的墓地之一,传统的立碑墓大概在3万到5万之间。要是选个靠里、向阳的位置(比如能晒着上午太阳的坡地),或者墓碑造型更精致点(比如汉白玉的碑身、带雕刻的基座),可能还要再添个几千块。要是往乡镇走,价格就温柔多了——黄德镇的永安园在黄河大堤旁边,同样的立碑墓只要2万到3万;陈桥镇的思源园靠近陈桥驿景区,因为位置稍偏,1万8到2万5也能拿下。还有更环保的选项,比如树葬、花坛葬,就是把骨灰埋在树下或者花坛里,只立个小铜牌,价格只要几千块,适合想给亲人留个“自然归处”的家庭。
再说说位置。封丘的墓地大多分布在县城周边和乡镇的开阔地带,各有各的特点。城关镇的福寿园不用多说,北环路开车10分钟就到,公交也能直达,适合平时没时间跑远路的家庭;黄德镇的永安园挨着黄河大堤,站在墓地边上能听见黄河水哗哗流,风里带着麦田的香气,喜欢安静的人会觉得这儿“踏实”;陈桥镇的思源园有点特别,它靠近陈桥驿的老槐树,要是家里老人对历史有感情,说不定会喜欢这种“沾着文化气”的地方;还有荆隆宫乡的福泽园,在黄河滩区边上,周边都是果树园,春天开桃花,秋天结苹果,不少人说这儿“像老家的院子”。
选墓地的时候,有几个事儿得提醒大家。第一得看资质——一定要问清楚有没有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和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要是没有这两个证,再便宜也不能选,不然哪天说拆就拆,哭都没地儿哭。第二得看环境——别选低洼的地方,不然下雨容易积水;也别选太偏的角落,不然晚上去扫墓怪吓人的。第三得看服务——问问有没有后期维护,比如墓碑脏了给不给擦,草长了给不给剪,有些墓地收了钱就不管了,后期麻烦得很。我邻居去年选了个没资质的小墓地,今年开发商要征地,墓地得迁走,一家人找了半个月才找到新地方,别提多闹心了。
其实说到底,选墓地不是选“贵的”,是选“对的”。就像我奶奶的墓地在黄德镇的永安园,她生前最喜欢去黄河边散步,说听着黄河水睡觉踏实。现在每次去看她,我都会带一把她爱吃的桃酥,蹲在墓前跟她唠唠家常——风把桃酥的渣吹起来,飘向黄河的方向,好像她真的在听。封丘的墓地没有多华丽的装修,没有多昂贵的标签,有的是庄稼地的踏实,黄河水的温柔,还有咱封丘人对亲人的心意。要是你也在找墓地,不妨多跑几个地方,摸摸碑身的温度,闻闻风里的味道,说不定某个瞬间就会想:“对,就是这儿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