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乡人,身边不少长辈最近总问起通太陵园——这个近几年悄悄走进大家视野的陵园,到底值不值得托付身后事?上周我跟着做殡葬行业的朋友去实地转了转,把大家最关心的位置、环境、合法性和价格,都摸得明明白白,想跟你们唠唠真实的感受。
先说说位置吧,通太陵园在新乡县翟坡镇,从市区走新原路开车大概20分钟,沿途都是平整的柏油路,没有那种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。我特意注意了公共交通,门口就有18路公交站,从火车站坐过去直接到园区门口,对没车的家庭来说真挺方便。朋友说这位置选得巧,刚好在新乡“南控”规划的生态区里,离市区不远却避开了喧嚣,用老人的话说就是“离得近,想来看的时候随时能来”。
进了大门我先愣了一下——这哪是传统印象里冷冰冰的陵园?明明像个藏在城郊的小公园。主干道两边的法桐长得比两层楼还高,树荫把阳光滤成碎金洒在地上,风一吹就飘来槐花香。沿着步道走,能看到几个清浅的小池塘,里面浮着睡莲,偶尔有小金鱼游过,岸边的石凳上还有位阿姨在给老伴擦墓碑,边擦边说“你看这池子的鱼,跟咱们以前楼下的一样”。朋友说园区绿化覆盖率超过60%,种的都是国槐、侧柏这些本地树,既好活又有归属感。最戳人的是那个“生命纪念园”,家属可以认领纪念树,每棵树上挂着小牌子,写着“爷爷的核桃树”“妈妈的月季”,比千篇一律的纪念碑多了份温度,我站在那看了半天,居然没觉得难过,反而有点温暖。
关于大家最担心的“合法吗”这个问题,我特意找园区工作人员要了证件——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和《殡葬服务许可证》都摆得整整齐齐,上面写着2018年经新乡市民政局批准建立。朋友补充说,现在新乡对殡葬行业管得特别严,没有这两个证的陵园根本不敢开门,通太能运营这么多年,肯定是合规的。我还注意到园区里到处贴着“禁止违规销售”的提示,工作人员说他们从不会推销豪华墓,都是根据家属需求推荐合适的,比如老人喜欢安静就选靠树林的,家族想聚在一起就选小家族墓,这点让我觉得挺实在。
最后说价格,我问了几个常见的墓型。最基础的立碑墓,面积1.2平米左右,价格在3万到5万之间;稍微大一点的家族墓(2平米左右)大概8万到12万;还有更简约的生态墓,比如树葬、花葬,只要1万多。朋友跟我对比了新乡其他陵园的价格,通太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,主要是园区没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装修,把成本省下来让给了家属。工作人员说,很多家庭来问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“能不能实在点”,他们的定价原则就是“让普通人都能负担得起”,这点我觉得挺戳心——毕竟选陵园不是买奢侈品,实在才是最要紧的。
走的时候夕阳把法桐的影子拉得很长,风里还飘着槐花香。其实选陵园说到底就是选“安心”:位置方便不用折腾,环境舒服像回家,合法合规不用担惊受怕,价格实在不被坑。通太陵园刚好把这几点都做到了。如果你们最近也在帮家里选陵园,真的可以去走一走,不用听别人说什么,就自己站在园区里感受一下风里的花香,看看石凳上的老人,说不定就能明白——最安心的选择,从来都是“看得见的真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