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刚下过雨,我开车载着妈妈去云鹤生态艺术陵园归宗园——是楼下张阿姨推荐的,她说“你们去看看,我家老头的墓在那,一年多了,没闹过心”。妈妈坐在副驾上攥着个旧本子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她列的问题:价格多少?有没有隐形消费?靠谱吗?我笑着拍了拍她的手:“到了就知道了。
接待我们的是小王,个说话慢慢的姑娘,她没急着讲项目优势,反而先翻价目表:“生态树葬3.2万起,对应银杏或樱花树下的位置,每棵树配独立铭牌;立碑墓分三个区,A区靠湖7万,B区中心6万,C区入口5万,都是抗风化的花岗岩;艺术墓要看设计——去年有个音乐老师的钢琴造型墓用了进口石材,12万,要是做书形或花形的,8万也能下来。”妈妈指着“管理费”那栏问,小王赶紧解释:“是墓价的1%每年,比如5万墓一年500,可逐年交,包括碑体清洁、绿植修剪,都是自己团队做,不外包。”妈妈把本子上的“价格”栏打了个勾。
逛园区时,小王先拿出民政局的经营性公墓许可证:“2018年批的,手续全得很。”往里走,路过艺术墓区,她指着个钢琴造型的碑说:“那是去年一位音乐老师的,家属要求刻钢琴纹,师傅刻了整整一周,琴键纹路都清清楚楚。”旁边有工作人员在换花,妈妈过去问,对方笑着说:“家属在外地,我们每周帮着换新鲜百合——这墓是去年清明选的,从没让家属操过心。”生态墓区的每棵树下都有铜牌,小王蹲下来摸土:“这是腐殖土,去年种的银杏现在已经一人高了,我们用雨水收集系统浇花,生态不是噱头,是真把树养好。”
遇到张阿姨时,她正给墓位摆水果。妈妈过去打招呼,张阿姨直起腰说:“我家老头的墓在这儿,上次想改碑上的字,工作人员当天就联系了师傅,两天就弄好,没收额外钱。你看这碑上的照片,是他生前钓鱼的样子,做了防紫外线相框,现在还跟新的一样。”妈妈把本子上的“靠谱吗”栏也打了勾。
回来的路上,妈妈合上本子说:“这归宗园行,价格明明白白,做事实在。”其实选墓地哪有复杂道理?不过是要“看得见”:价格看得见,没藏着额外费用;资质看得见,不是非法墓园;服务看得见,不是一锤子买卖。归宗园的好,是把“长久的家”做成了真的家——有竹林的风,有樱花的温柔,有擦碑的认真,还有像张阿姨这样愿意分享安心的用户。
后来朋友问我“归宗园靠谱吗”,我想了想说:“靠谱不是贵或豪华,是把用户需求放第一位——你担心价格,它摊开价目表;你担心服务,它指给你 maintenance 师傅;你担心理念,它指给你长成的树。这样的地方,能不靠谱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