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后,新乡的风里总飘着菊花香,有的人家往老陵园的方向走,有的则凑在一起问:“听说有生态葬?中原文化艺术陵园有没有?”毕竟现在过日子,大家都喜欢“轻”——轻装出行、轻食简餐,连告别都想选更“轻”的方式,不用堆高高的墓碑,不用占大大的地,让亲人能和草啊树啊待在一起。
中原文化艺术陵园还真有生态葬区,就在园区西北角的“青林苑”里。走进去先闻到青草香,松树林旁藏着树葬的穴位——每棵小树苗旁边嵌着一块青石板,刻着名字和一句短话,爱树的人,终于回家了”。树葬的树苗有银杏、国槐、侧柏,选银杏大概12000元,国槐8000元左右,毕竟银杏长得慢,养护更费心。花葬区在树葬旁边,是月季和绣球的混合林,穴位埋在花根下,墓碑是画着花的陶瓷牌,价格5000到8000元。草坪葬更简单,大草坪上立着小小的金属牌,刻着名字和生卒年,价格7000到10000元,所有价格都包含20年管理费,不用额外加钱。对了,陵园还和海洋公益组织合作海葬,但选的人少,也算多了个选项。
说到价格,其实比传统墓葬便宜一半还多。我问过陵园王经理,为啥生态葬便宜?他说:“传统墓碑占1-2平米,生态葬只占零点几平米,成本降了,自然让利于家属。”而且生态葬的维护一点不含糊——树要定期浇水、花要修剪、草要除虫,园丁每天都去生态区转悠,比传统区管得还细。有家属担心“会不会没人管”,其实陵园早把这些写进了服务协议,比传统墓葬的售后还贴心。
上个月遇到李姐,她给母亲选了花葬。母亲生前是小学老师,最爱带学生浇花,走之前说“要去花里待着”。今年春天月季开的时候,李姐拍了张照片:“你看这朵最大的,像不像我妈年轻时扎的蝴蝶结?”还有位刚工作的小伙子,给爷爷选了树葬:“爷爷以前带我爬树,现在我每年来浇水,就像还在跟他学爬树。”陵园工作人员说,最近两年选生态葬的年轻人占了六成,“他们不说‘买墓地’,说‘选个和自然一起的地方’,听着就暖。”
其实告别从来不是“结束”,而是“换个方式陪伴”。中原文化艺术陵园的生态葬,把“沉重”换成了“轻盈”——树在长,是亲人在长高;花在开,是亲人在笑;草在摇,是亲人在挥手。价格不高,却把心意装得满满当当;服务贴心,连给树浇水的工具都备好了。要是你也在找“更自然的告别”,不妨去“青林苑”走一走,踩踩软乎乎的草,摸摸小树苗的叶子,说不定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