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听老郑州人说"生在苏杭,葬在北邙",北邙山的风水传说传了千百年,连带着郑州北邙陵园也成了不少家庭选墓的首选。上周陪朋友去看墓,我也算实地摸了摸这个陵园的底细——今天就把大家最关心的地址、价格,还有藏在细节里的小信息,慢慢说给你听。
先讲地址。北邙陵园坐落在郑州惠济区邙山脚下,算是郑州"北大门"的位置。自驾的话,顺着连霍高速往洛阳方向开,到"邙山"出口下来,右转走邙岭大道,大概五分钟就能看见陵园的入口——门口立着两尊石狮子,旁边的银杏树都有碗口粗,远远看过去倒有几分烟火气里的庄重。要是坐公交,乘723路到"邙山风景区"站下车,再步行十分钟,路上会经过一片桃园,春天花开的时候应该挺好看。对了,陵园门口有个挺大的停车场,不用担心停车难的问题——上次去的时候,刚好碰到有人办葬礼,停车场还有工作人员指挥,倒也有序。
再说说大家最在意的价格。我特意跟陵园的销售聊了聊,目前在售的墓位价格区间挺清楚:经济型墓位起步价大概三万五,主要在园区中间的位置,挨着绿化带,虽然不是"黄金位",但胜在规整,墓碑是简洁的青石材质,刻字也免费。要是想要视野好点的,比如靠近山麓的"观景墓",价格大概在八万到十二万之间——站在那能看见远处的黄河滩,风一吹,松针落下来,倒真有"采菊东篱下"的静意。还有生态葬的选项,树葬、花坛葬只要一万二到一万八,墓位藏在树林或花坛里,立个小铜牌,旁边种着桂花树,每年秋天来祭拜,还能闻见桂香——朋友说,这种葬法倒像"把老人留在了春天里"。对了,要是直系亲属有退伍军人或者低保户,还能申请两三千块的补贴,也算给家庭减轻点负担。
其实除了地址和价格,陵园的环境和服务也值得提一嘴。那天进去的时候,刚好碰到保洁阿姨在擦墓碑,每块碑都擦得发亮,连碑缝里的灰尘都清得干净。园区里种了不少松柏和国槐,还有几棵老榆树——听工作人员说,这些树都是建园的时候种的,现在都有十几米高了。沿着小路走,能看见几个休息亭,亭子里摆着石桌石凳,要是祭拜累了,能坐下来歇会儿。服务方面,他们有"一对一"的选墓指导,销售不会一个劲推销贵的,反而会问"家里老人喜欢安静还是热闹""预算大概多少",倒像跟邻居聊天似的。还有售后,比如每年清明前会免费给墓碑描字,暴雨天会帮着检查墓位有没有积水——这些细节,倒让人心安。
临走的时候,朋友站在陵园门口的松树下,望着远处的邙山说:"其实选墓不是选'贵的',是选'对的'——这里离市区不远,开车四十分钟就能到,价格也在预算内,最重要的是,走进去不压抑,像逛公园似的。"我望着风里摇晃的松枝,突然觉得,所谓"安身之处",不过是让活着的人想起TA时,能顺着熟悉的路找到,能坐在亭子里跟TA说说话,能看见TA"住"的地方,有树、有花、有风——这样,就够了。
要是你刚好在找郑州周边的墓地,不妨去北邙陵园看看。顺着连霍高速往邙山走,看见石狮子就停下来——那里没有冰冷的水泥墙,只有松树林里的风,和等待着"回家"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