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北邙山看陵园,她攥着老伴的照片,指尖蹭过相框边缘的划痕——那是老周生前总摸的地方。"老周信了一辈子佛,临终前说要找个能听见佛号、闻见松香的地方。"我们顺着陵园入口的青石板路往深处走,转过一片刚抽新芽的银杏林,风里忽然飘来一丝檀香味,抬眼就看见三尊鎏金大佛立在松影里,阳光穿过枝叶洒在佛脸上,连褶皱里都带着暖。
三佛苑是北邙陵园里最"静"的一个苑区。不是没人来,是来的人都不自觉放轻了脚步。药师佛左手托着药钵,右手结着治愈印;释迦牟尼佛盘腿坐在莲花座上,垂眸看着脚下的石缝里冒出的小蓝花;阿弥陀佛手里拿着莲花,佛身的金光映得旁边的放生池都泛着金波。苑区的小路是用青石板铺的,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一句佛经——"色即是空"的笔画里长了青苔,"应无所住"的旁边摆着游客放的小莲花灯。张阿姨蹲在放生池边,往水里放了颗莲子,说"老周以前总在阳台养莲花,现在这儿有池子,他能接着养了"。
其实很多人找三佛苑的电话,都是像张阿姨这样,带着牵挂来的。有人想问问"三佛苑还有没有朝南的墓位",有人想确认"佛诞日有没有法会",还有人想提前问清楚"安葬需要准备什么手续"。上周帮张阿姨问的时候,陵园的工作人员说:"很多客户打电话来,其实不是要急着定什么,就是想听听我们说'三佛苑的松针又长了',或者'今天大佛旁边的牡丹开了'——像跟老朋友报平安似的。"如果你也想找三佛苑的电话,其实不用翻遍网页——北邙陵园的官方服务电话是0371-XXXXXXX(注:具体号码建议提前登录陵园官网确认,避免信息过时),打过去的时候,接线员会慢慢跟你说,三佛苑的墓型有几种,每种的朝向和价格,甚至会提醒你"明天有雨,要是来参观记得带伞"。

找电话的同时,不妨也记记实用的路线:自驾的话走连霍高速到邙山出口,下来顺着黄河游览区的路标走3公里,就能看见陵园的红色大门;坐公交可以乘18路到"北邙陵园站",下车有接驳车直接送进苑区。要是想实地看看,最好提前一天预约——不是因为人多,是陵园会派专门的讲解员陪着你走,告诉你"这棵松树是十年前种的,老周这样的老茶客,以前总在树底下坐",或者"那座石亭是去年建的,里面能听见黄河的浪声"。张阿姨那天参观完,坐在石亭里喝了杯陵园给的菊花茶,说"老周要是在这儿,肯定会每天泡壶茶,坐在亭子里看黄河"。
其实找三佛苑的电话,从来不是找一个冷冰冰的数字。它是连接牵挂的线——一头是你心里没说出口的话,一头是北邙山的风、大佛的笑,还有松针落在地上的声音。要是你也有想问问的事儿,不妨拨个电话;要是你想看看,就挑个晴好的早晨去——风里的檀香味会告诉你,什么是"安心"。就像张阿姨说的,"老周在这儿,我放心"——这大概就是三佛苑最动人的地方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