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后,长垣的街头总能看见提着纸花和祭品的人,老人们攥着折叠好的黄纸,沿着熟悉的小路往城郊走——那些藏在麦田或林地间的墓地,藏着一代人的牵挂,也藏着许多人想问的问题:长垣的墓地都在哪儿?价格又是什么样的?
长垣的墓地分布和它的地理脉络贴合得紧,像撒在黄河边的种子,顺着乡镇的轮廓发芽。城东孟岗镇挨着黄河大堤,“黄河故道公墓”就藏在大堤下的杨树林里,风一吹能听见黄河的浪声,老人们说这是“背山面水”的好地界;城西常村镇是老工业区,“福安公墓”在镇政府旁的坡地上,来往都是本地熟脸,烟火气裹着香火味;城南恼里镇的“生态公墓”最静,藏在万亩槐树林里,春天槐花飘得满墓地都是,连祭扫的人说话都轻了些。这些墓地离市区都不远,开车半小时能到,既保留着乡土气,又方便后人跑一趟。
价格这事,长垣的墓地跟地里的麦子似的,分个早中晚茬。最实惠的是农村公益性墓地,比如孟岗的黄河故道公墓,村集体管着,收3000到8000块管理费,墓碑是青石板,没花活,但胜在“接地气”——村里老人都愿意往这儿挤,说“和老邻居作伴,不孤单”。中端的是乡镇经营性公墓,像常村的福安公墓,1万到3万不等,有硬化路,冬青树排得齐整,还有人定期扫落叶,适合想“图方便”的家庭。高端点的是市区边的“长垣陵园”,5万起,汉白玉墓碑能刻家训,还能选“风水位”,连安葬仪式都有专人喊流程,城里年轻人觉得“体面”。
选墓地这事,真不用盯着价格标签。我邻居张阿姨去年给老伴选墓,跑了仨乡镇,最后定了孟岗那棵老槐树下——不是贪便宜,是老伴小时候爬过那棵树,生前总念叨。张阿姨说“葬在这儿,他能闻着槐花香,肯定高兴”。还有小吴给爷爷选生态树葬,恼里的生态公墓,2000块,墓碑是个刻名的小铜牌,埋在槐树下,他说“爷爷爱种树,这样等于和树一起长,比大墓碑强”。

现在长垣的墓地也在变,以前要“大碑宽穴”,现在流行生态葬——树葬、花葬、草坪葬,便宜还环保。恼里的生态公墓里,树葬区的槐树都成林了,每棵树下一个小牌子,春天花开时像个花园。还有些乡镇的公益墓地,免费帮在外打工的人代扫,摆束花、擦个碑,让远路人也能尽份心。
说到底,墓地从来不是商品,是装思念的盒子。长垣的墓地不管在黄河边还是槐林里,不管3000块还是5万块,都是给逝者一个“家”,给生者一个“念想”。要是你想找长垣的墓地,不如先问问家里老人,他们说不定能说出几个“有故事的地儿”——那些藏着回忆的地方,才是最暖的归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