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时,我在公交站碰到拎着菊篮的阿姨——她攥着手机屏幕里的导航,眉头拧成小疙瘩:“姑娘,去邙山墓园咋走啊?”这样的疑问,每到清明或者寒衣节,总能在郑州的街头碰到几回。其实去邙山墓园的路不算复杂,只要摸准公交和地铁的脉络,就能避开拥堵,安安稳稳走到那片松涛掩映的墓园。
如果选地铁出行,不妨先搭2号线往南四环方向行驶,坐到贾鲁河站下来。出B口右转,沿着花园路往北走两百米,就能看到“贾鲁河公交站”的蓝色牌子。在这里转乘723路公交,坐到底站就是邙山墓园门口。地铁里的风总是凉丝丝的,适合带小孩或者提重物的人——毕竟不用在太阳下晒太久,而且2号线的班次密,早高峰也不会挤得慌。记得出地铁时扫一眼站内的时钟,要是赶在7点到9点的早高峰,723路的发车频率会快些,大概15分钟一班;过了高峰时段,可能要等20分钟左右,不妨提前在“郑州公交”APP上查好实时位置,免得站在风里搓手。
要是不想换乘,直达公交也是不错的选择。723路的起点在“汽车客运北站”,沿着花园路一直往北,路过英才街、黄河公路大桥,最后稳稳停在邙山墓园门口。这趟车像根细绳子,把市区和墓园拴得紧紧的——早上6点半第一班车,晚上7点最后一班,适合起得早的老人,或者想慢悠悠晃过去的人。还有159路,从“花园口公交站”发车,沿着天河路往西走,也能直达墓园,就是路线稍微绕点,适合住在惠济区北边的居民。坐公交的好处是能看路边的风景:从高楼大厦到金黄的麦田,再到黄河边沙沙作响的杨树林,风里的味道从奶茶香变成麦香,再变成松针的清苦,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。
最后想唠叨几句实用的:要是赶在清明前一周的周末,最好早半小时出门——花园路和天河路会有点堵,地铁里的人也多;带老人的话,尽量选直达公交,不用爬楼梯换乘;要是开车去,墓园门口有个小型停车场,不过位置有限,早到早得;还有啊,祭祀用品别带太易燃易爆的,门口有安检,免得白跑一趟。其实最动人的,是下车时那阵松风——墓园的门楣上爬着青藤,门口的石狮子耳朵上系着红绸。有人捧着白菊往里面走,有人蹲在台阶上整理挽联,而你顺着人群的方向走,总能找到要找的那方碑。路从来都不是问题,只要心里装着牵挂,再远的路也会变得温柔起来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