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阳市往西走个十来公里,龙凤山的余脉缓缓铺展开,龙凤山陵园就藏在这片青黛色的山脚下。很多本地人提起这儿,总说“那地方像块被揉碎的绿绸缎”——沿着石板路走进去,两旁的油松排得整整齐齐,风一吹就沙沙响,偶尔能看见几只麻雀跳在凉亭的栏杆上,连空气里都带着松针的清苦味。比起城里的喧嚣,这儿的安静像裹着一层绒布,刚好接住那些想给亲人找个“稳当地方”的心思。
说到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龙凤山陵园的墓型分得挺细,不同需求都能找上对应的。最便宜的是生态环保墓,比如树葬或者花坛葬,大概在8000到15000块之间,墓碑是小巧的青石牌,嵌在绿树或者花丛里,连带着脚下的土地都带着生机。要是想要传统点的立碑墓,价格就往上走点,普通的花岗岩单穴墓大概25000到40000块,双穴的话加个五六千,碑上能刻点家训或者亲人的名字,碑前还有个小供台,放束花或者点心正合适。再讲究点的艺术墓,比如设计成书本形状或者带雕刻的,价格就得50000往上了,材质用的是进口石材,雕工也细,连花瓣的纹路都能看得清。不过这些价格都是最近的参考价,具体还得看选的位置和细节,提前跟陵园的工作人员问清楚准没错。
其实价格差在哪儿,仔细掰扯掰扯也明白。首先是位置,离陵园入口近、或者靠主干道的位置,来往方便,价格能比偏一点的贵个3000到5000块;然后是材质,同样是立碑,用山东白麻石的比普通青石贵个两三千,要是用印度红或者英国棕这样的进口石材,价格能翻一倍;还有面积,单穴墓一般1到1.5平方,双穴的1.5到2平方,每多0.5平方,价格就得加个几千块。有些墓型带配套的,比如旁边有个小水池或者石凳,价格也会往上飘点——毕竟这些细节都是为了让亲人的“家”更舒服。

选墓不是越贵越好,关键得合心意。先把预算划个线,比如打算花2到3万,那就盯着生态墓或者普通立碑墓看;要是预算宽松点,再考虑艺术墓。然后多走走看看,比如家里老人生前喜欢安静,就选靠山边的位置,听得到风声看不到人;要是怕麻烦,就选离停车场近的,逢年过节烧纸送花不用走太远。还有别忘了问后期管理费,龙凤山陵园的管理费大概是每年墓价的1%到2%,虽然不多,但提前问清楚心里有底。
说到底,买墓地从来不是买一块石头或者一片土地,是给心里的牵挂找个落脚的地方。龙凤山陵园的价格区间像根弹性的线,串起了不同家庭的需求——有人要便宜实惠,有人要体面讲究,有人要贴近自然,这儿都能接住。走的时候看山脚下的夕阳,把松针染成金红色,忽然就明白,所谓“好地方”,不过是让活着的人想起亲人时,能笑着说一句“他在这儿,应该很舒服吧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