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本地论坛,总能看到有人问“延津通太公墓到底在哪?是不是正规的?”——毕竟给家里老人选长眠地,是件慎之又慎的事,先找着地方,更得确认“靠谱不靠谱”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通太公墓的事儿,都是实打实的信息。
通太公墓的位置其实不难找,就在延津县胙城乡的胙城村西北边。从县城出发的话,沿着S227省道往胙城方向开,大概25公里车程,过了胙城村的大牌坊,再往前500米就能看到“通太公墓”的蓝色路标,跟着路标往北转,过了引黄灌渠的小桥,再走几百米就到了。要是没开车,也能坐县城到胙城的便民公交,到胙城村口再打个三轮车,10块钱就能到墓区门口。墓区坐落在一片岗地上,旁边是波光粼粼的灌渠,远处能望见太行余脉的浅丘,没有城市的喧嚣,倒有几分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清净——这种环境,其实挺符合老人“归园田居”的心愿。

说完位置,最关键的“合法性”得说清楚。我特意查了延津县民政局的公开信息,通太公墓是2018年正式批准设立的经营性公墓,批文是“延民〔2018〕12号”,属于县民政局直属的殡葬服务机构。去墓区的时候,我特意看了门口的公示栏,营业执照、殡葬服务许可证、国有土地使用证、物价局的定价批复,一样不缺。工作人员说,每年民政局都会来做年度检查,手续不全根本过不了关。还有人担心“是不是农村私自建的”,其实通太公墓的土地是专门划拨的殡葬用地,不是村里的集体土地,每块墓地都能办《骨灰安放证》——这证相当于墓地的“身份证”,家属拿着它,能安心使用。
至于大家关心的“实用细节”,我也问了不少。墓区分了几个园区,有传统的立碑区,也有树葬、花葬的生态区,价格从几千块到几万块都有,明码标价写在公示牌上,没有隐形收费。比如生态区的树葬,一棵柏树下埋骨灰盒,才几千块,还送一块小铜牌刻名字,挺环保的。工作人员说,墓区里有专人打扫,二十四小时监控,逢年过节还有人帮忙布置鲜花——这些细节,其实都是“正规”的体现。

其实选公墓,说到底就是图个“安心”。通太公墓的位置不算偏远,开车半小时能到,公交也能直达;环境清净,没有乱哄哄的噪音;最重要的是手续全,不用担心“后续出问题”。我有个朋友去年给父亲选了这儿,他说“每次来祭拜,看着周围的绿树和灌渠,总觉得父亲没走远,就像在老家的院子里晒太阳”——这大概就是选对公墓的意义吧:让逝者安心,让生者放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