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的春天总飘着法桐的碎影,当家人要为逝去的亲人选一处安息地时,不少人会把目光落在二七区的御泉森林陵园。这座藏在西南郊的陵园,背靠尖岗水库的余脉,门口的银杏林一到秋天就铺成金毯,连风都带着草木的柔意——可比起环境,更让家属挂心的,还是那句“一平米多少钱”。
其实御泉森林陵园的价格并没有统一的“一平米价”,因为墓型不同,面积和定价逻辑也不一样。最受欢迎的是生态墓,比如树葬或花葬,面积大多在1-1.5平米之间,价格大概3-5万;如果是传统的立碑墓,面积稍大些,1.2-2平米,价格会到5-8万;要是想要定制的艺术墓,比如结合亲人爱好的雕塑或景观设计,面积可能2平米以上,价格就得10万往上了。我陪朋友去咨询过,销售说这些价格里已经包含了20年的管理费,还有每年的绿化维护,不用额外再掏一笔。
为什么同样是1平米,价格能差出几万?关键在这几点——首先是位置,园区里靠湖边或银杏林的“景观位”,比角落的位置贵个1-2万,毕竟谁都想让亲人守着好看的风景;然后是材质,用进口花岗岩的碑比普通大理石贵,因为耐风化,能保几十年不褪色;还有面积,不是越大越贵,但超过1.5平米后,每多0.5平米就得加1-2万;最后是附加服务,比如要不要刻手书的碑文,要不要每年清明送一束花,这些细节加起来,也会让总价往上飘一点。

其实选墓不是“买贵的”就是好的,我见过一位阿姨,选了最普通的树葬,因为她老伴生前最爱在小区里种月季,“树底下能种月季,他肯定喜欢”;也有年轻人选了艺术墓,把爸爸的自行车模型刻在碑上——比起“一平米多少钱”,更重要的是“这处地方能不能装下亲人的痕迹”。御泉的销售说,他们最常劝家属的是“先想亲人的喜好,再看预算”,毕竟长眠地不是商品,是藏着思念的容器。

离开陵园时,朋友摸着门口的银杏树干说,原来“一平米多少钱”的背后,藏着这么多“小心思”——有对环境的讲究,有对亲人的迁就,还有中国人骨子里“好好告别”的执念。或许比起数字,更珍贵的,是找到一处能让思念“落地”的地方,哪怕它只有1平米,也能装下一辈子的牵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