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常有人问,2025年延津烈士陵园的“价格”是多少?其实这个问题里藏着对烈士陵园的误解——延津烈士陵园从建成那天起,就不是商业场所,而是一座“精神灯塔”,它的意义从来不是用金钱衡量的,而是让我们有处可去,缅怀那些把生命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。
作为新乡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延津烈士陵园的核心服务始终免费。2025年也不例外:不管是本地老人带着孩子来认英烈名字,还是外地游客专程来追思,只要怀着崇敬之心,都能免费走进园区。纪念碑广场上的汉白玉纪念碑、东侧的英烈事迹陈列馆、散布在园区里的烈士墓区,所有核心纪念区域都向公众开放。甚至如果你停在某座墓前,盯着墓碑上的“1947年牺牲”发呆,路过的志愿者会主动停下脚步,给你讲墓主人的故事——比如在延津阻击战中牺牲的班长王贵,他用身体挡住敌人的机枪,掩护战友突围的细节,志愿者会说得很慢,像在讲自己家里的老人。这些讲解没有收费牌,只需要你愿意听,愿意把英烈的名字记在心里。
园区里也有一些“有偿”选项,但都是为了方便祭扫群众的自愿选择。比如入口处的便民服务点,会卖一些鲜花、素果——一束黄菊15块钱,一盒小蛋糕10块钱,价格和外面超市差不多,甚至更便宜。还有人想给烈士墓做个简单清洁,或者挂个写着“英烈不朽”的小牌,工作人员会帮忙,费用也就30-50块,明码写在服务台的黑板上。这些钱最后都会进园区的“维护基金”,用来修缮年久失修的墓碑,或者更新陈列馆里的老照片——去年就是用这笔钱,把陈列馆里的黑白照片换成了高清复制品,让年轻人能更清楚地看到英烈的模样。

其实最该说的,是延津烈士陵园的“无价”之处。2025年的春天,我在园区里碰到一位80岁的老人,他蹲在李二喜烈士的墓前,用手帕擦墓碑上的灰尘。老人说,他是李二喜的同乡,当年一起参的军,李二喜牺牲时,他就在旁边。“那时候我们没有钱买花,就摘路边的野菊花放在墓前。现在有鲜花了,但我还是习惯带块手帕——擦干净墓碑,就像和老伙计说说话。”老人的话里没有“价格”,只有记了一辈子的情义。
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:2025年延津烈士陵园的“价格”是多少?答案是——免费的,是那些让你红了眼眶的故事;有偿的,是让这份记忆更长久的小细节。但更重要的是,它不需要你付“门票钱”,只需要你带着一颗真心来,把英烈的名字念一遍,把他们的故事讲给身边人听。
就像园区门口的牌子上写的:“英雄从没有离开,只要我们记得。”2025年的延津烈士陵园,还是那个能让人心静下来的地方,它的“价格”,从来都在每一个祭扫者的心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