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清晨陪妈妈去福泰公墓,车刚开进园区大门,桂香就裹着松柏的清苦味飘进来——外婆念叨了大半年要和外公合葬,我们想趁天气好实地问问双穴墓碑的价格。妈妈攥着外婆写的便签纸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"要能晒到太阳""刻上我种的月季",嘴里还念叨:"可别太贵,外婆要是知道超预算,肯定要骂我们乱花钱。
福泰公墓在新乡市北环外,离市区约40分钟车程,进园后沿着柏油路走,两侧是修剪整齐的侧柏,每隔几十米有个石凳,路过的保洁阿姨正蹲在墓碑前擦青苔。接待我们的王姐是本地人,说话带着股热乎劲儿,先带我们看了几个不同区域的墓位:"北边这片靠人工湖,夏天能听蛙叫,适合喜欢安静的;南边挨着主路,扫墓推轮椅方便,不少子女选这儿。"妈妈赶紧记下来——外婆腿不好,肯定要选方便走的位置。
说到双穴墓碑的价格,王姐没直接报数字,反而先问:"阿姨,你们想选啥材质?最常用的是芝麻白花岗岩,耐风吹日晒,颜色也稳;要是想要更润的,汉白玉也行,但得小心碰,毕竟软些。"她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墓碑说:"像这块花岗岩双穴碑,尺寸1.2米宽、1.5米高,刻了名字、生卒年,加了朵简单的莲花纹,算下来3万2,包含墓基和刻字。"妈妈凑过去摸了摸碑面,"这石头发凉,倒是结实。"王姐又说:"要是想加浮雕,比如老人喜欢的松鹤、月季,得加1万到2万;要是用汉白玉,起步价就得5万,因为料子贵,雕刻也费工夫。"

位置对价格的影响也不小。王姐带我们看了同一排的两个墓位:"靠东边的这个离花坛近,阳光能照到上午10点,比西边的贵5000块;要是选最里面的'福位',挨着竹林,价格得往上加8000,不少人觉得那儿清净。"妈妈赶紧问:"那外婆要的能晒到太阳的位置,大概多少钱?"王姐算了算:"选南边主路旁边的花岗岩双穴碑,加个月季浮雕,大概4万5左右,管理费每年200块,能一次性交20年,省得年年跑。"

除了墓碑本身,王姐还说了些"隐性费用":"刻字免费,但要是加瓷像,得300块做高温瓷,不容易掉;要是以后想改碑文,比如加个孙子的名字,收500块工本费;还有每年清明前的免费清洁,我们会帮着擦墓碑、清杂草。"妈妈追问:"那要是以后想迁墓怎么办?"王姐笑:"这事儿得提前说,我们帮着联系,收点人工费,不多。"

逛完出来,妈妈把便签纸翻了又翻,"外婆要的月季浮雕有了,能晒到太阳的位置也有了,价格比我想的便宜。"风里飘来远处的桂香,我忽然觉得,选墓碑从来不是比谁贵——外婆在意的是能和外公一起晒太阳,是碑上刻着她种的月季,是子女没乱花钱。就像王姐说的:"最要紧的是老人安心,不是牌子多响、价格多高。"
晚上回家,外婆拿着我们拍的照片看了又看,指着花岗岩墓碑的照片说:"这个好,结实,能陪你们好久。"妈妈笑着说:"价格也合适,没超预算。"外婆抬头,眼角的皱纹里都是笑:"那就这个,等我走了,就能和你外公一起看月季开了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