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后陪妈妈去福寿园给外公扫墓,碰到好几个拿着小册子问工作人员“这里墓价怎么算”的家庭。其中有位穿藏青外套的阿姨凑过来搭话:“我想给老伴选个位置,怕太贵承担不起,又怕太偏对不起他。”其实像阿姨这样的顾虑,我之前帮邻居打听的时候也有过——福寿园的价格不是一刀切的数字,得拆开了揉碎了说才明白。
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位置。福寿园的园区规划像个大型公园,不同区域的价格差得还挺明显。比如上海福寿园里靠近玉兰湖的景观区,因为能看到湖水和绿植,价格会比边缘的普通区高一些。去年邻居家买的是靠近樱花林的立碑墓,每平米大概七八万;而门口附近的生态墓区,价格就友好很多,每穴几千到一万多都有。工作人员说,位置的差异主要是景观资源和安静程度,要是预算有限,选靠里但不偏僻的区域其实也不错,毕竟园区里的小路都修得很平整,扫墓的时候走几分钟就到。
再说到墓型,这是影响价格的大头。福寿园的墓型分得挺细,最常见的传统立碑墓,材质从普通花岗岩到汉白玉都有,价格从三四万到十几万不等——比如那种刻着浮雕花纹的汉白玉墓碑,比简单的芝麻灰墓碑贵个两三万。然后是近几年受欢迎的生态墓,像树葬、花葬这种,用树苗或花簇代替传统墓碑,价格大多在一万到三万之间,不少年轻人选这个,说是“让亲人回到自然里”。还有艺术墓,造型比较有个性,比如做成书本、钢琴的样子,价格就得五万往上了,适合想给亲人留个独特纪念的家庭。
其实除了墓本身的价格,还有些“隐形”费用得算进去。比如墓碑刻字,普通的黑体字是免费的,但要是选烫金或者书法字体,每字得加几十块;要是想刻照片,水晶相框比普通瓷片贵个几百。还有每年的维护费,大概三百到五百块,包括草坪修剪、墓碑清洁这些,虽然不多,但也是长期的开销。有些家庭会加选祭祀服务,比如清明的时候帮着摆鲜花、擦墓碑,一次大概两百块,不是强制的,但图个省心。

最后想跟大家说,选福寿园的墓不用盯着“最贵”或“最便宜”。我有个朋友去年给奶奶选了生态树葬,理由是奶奶生前爱养花,觉得树葬像“给奶奶留了棵永远的花树”;还有同事选了普通立碑墓,因为爷爷生前说“要选个能晒到太阳的地方”。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先明确预算——比如准备了五万以内,就重点看生态墓或普通立碑;要是预算宽松,再考虑景观区或艺术墓。另外建议大家提前预约实地看墓,福寿园的工作人员会带着你逛园区,指着具体的位置说价格,比光看小册子实在多了。
那天离开的时候,穿藏青外套的阿姨跟着工作人员去看生态墓区了,背影里带着点踏实——原来价格不是绕不开的坎,把需求和预算对上了,就能选到合适的位置。其实福寿园的价格从来不是“高不可攀”的标签,它更像一面镜子,照见每个家庭对亲人的心意:有人愿意为景观买单,有人执着于环保,有人想留个独特的纪念,而这些心意,才是比价格更重要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