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人提到青龙岗墓园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那片有银杏林的地方”。确实,比起市区里有些拥挤的墓园,青龙岗像藏在黄河边的一处“思念花园”,连位置都带着点温柔——坐落在惠济区黄河大堤南侧的林带里,从市区开车过去大概40分钟,沿着江山路往北,转进一条铺满落叶的辅路,再走几百米就到了。路边没有夸张的招牌,只有一块刻着“青龙岗”的青石碑,倒像走进了某个老朋友的院子。
走进大门,首先撞见的是两排高大的银杏,秋天的时候叶子黄得像撒了金,风一吹就落满石径。往里走,是错落的草坪和小湖,墓碑就藏在绿树之间,有的挨着桃树,有的对着竹林,不是那种整整齐齐排成列的样子,倒像把亲人的名字“种”在了林子里。春天桃花开的时候,粉色的花影落在墓碑上,倒不显得凄凉,反而像亲人还在身边看春景;秋天银杏叶飘下来,铺在墓前的石台上,像给思念盖了层温柔的被子。园里的工作人员说,他们特意留了很多空地种树苗,“等过几年,树长高了,每个墓碑都能有自己的树荫”——这句话,倒让人心头一热。
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青龙岗的账算得很明白。经济型的墓型大概3-5万,大多是小巧的立碑,石材用的是本地的青石,刻字清晰,还送一年的维护费;中等的墓型在5-8万,会有更大的碑面,或者带个小草坪,有的还能加个石桌石凳,方便家人坐下来聊聊;如果想要更个性化的,比如家族墓或者带庭院的,价格会到10万以上,但胜在空间宽敞,能容下三代人的名字。接待的小姐姐说,“我们不推贵的,只推合适的”——比如老人喜欢安静,就选竹林旁边的;孩子想让亲人“晒太阳”,就选南边的草坪区,这种实在劲儿,倒比那些“豪华套餐”更让人踏实。

说到服务,青龙岗的细节其实藏在很多“看不见”的地方。官网的电话是0371-6377xxxx,打过去不会有机械的语音提示,接电话的阿姨会笑着说“姑娘,想什么时候来?我帮你记着”。如果坐他们的车过来,司机师傅会提前10分钟在小区门口等,还会顺手递一瓶温热的矿泉水——“天凉,别喝冰的”。清明的时候,园里会搭起临时的便民点,提供免费的鲜花、茶水,甚至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扶着梯子擦墓碑;冬至的时候,工作人员会帮没人扫墓的墓碑扫扫雪,摆上一支蜡——这些小事,没有写在宣传页上,却像园里的银杏叶,一片一片,把思念捂得暖暖的。
其实选墓园,从来不是选一块冰冷的石头。青龙岗最打动人的,是它把“思念”过成了日子:春天的桃花会落在墓碑上,夏天的风会穿过竹林吹过名字,秋天的银杏叶会盖在石台上,冬天的雪会把整个园子裹成白色的诗。你不会觉得“亲人走了”,反而会觉得“他们只是住在了一片有花有树的林子里”——偶尔想起,就去看看,陪他们晒晒太阳,聊聊天,就像从前那样。
如果刚好在找这样的地方,不妨抽个下午去走走。沿着江山路往北,转进那条铺满落叶的辅路,穿过银杏林,看见小湖的时候,你就到了。风里飘着桂香,或者银杏叶的味道,远处有鸟叫——说不定,你会在某个树底下,看见一块刻着熟悉名字的墓碑,轻轻说一句“嘿,原来你在这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