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里老人走的那年春天,我们沿着连霍高速往荥阳跑,寻到青龙岗墓园时,路边的桃花正飘着瓣儿,风里裹着青草香。那一刻突然觉得,这里倒像个能让老人"住得踏实"的地方。但坐下来谈细节时,最绕不开的还是碑型和费用——毕竟一块碑要陪着先人数十年,得选到心里去。
青龙岗的碑型藏在层层绿树里,走进去像翻一本旧书。最常见的是传统碑,方方正正的花岗岩,碑身刻着先人的名字,下面配副"慎终追远"的对联,碑座上摆着石香炉,摸上去凉丝丝的,像老人以前坐的竹椅。家里长辈总说"传统的东西有根",所以这类碑在园区里占了大半。再往深处走,有几座艺术碑很打眼:有的是书本造型,页边上刻着老人生前写的毛笔字;有的是椭圆碑,浮雕着整枝菊花,花瓣的纹理能摸出凹凸;还有座更特别的,刻了个老茶壶和围棋盘——后来听工作人员说,逝者生前爱跟老伙计下棋,儿子特意找师傅雕的。至于生态碑,就藏在草坪区,小小的铜牌嵌在草里,旁边种着松树,看着简单,倒有种"归回自然"的静。
说到费用,我们当初问得特别细。工作人员笑着说,其实没那么笼统,主要看四个地方:材质、工艺、尺寸、位置。材质里,花岗岩比大理石耐晒耐淋,芝麻黑的花岗岩密度高,不容易长青苔,所以比普通大理石贵两三千;工艺就更明显了,艺术碑上的浮雕是师傅一刀刀刻的,比如那座围棋盘碑,光雕刻费就加了五千;尺寸的话,1.5米的碑比1.2米的贵一千五;位置嘛,靠近主干道或湖边的"景观位",碑价会浮一点,比如湖边的传统碑,比角落的贵一千块。具体数字的话,普通传统碑大概3万到5万,艺术碑起步5万,定制的能到10万以上,生态碑最便宜,2万出头就能拿下来。

选碑那天,我们一家三口纠结了俩小时。爸爸说"要选老人喜欢的传统款",我倒觉得艺术碑能留住老人的爱好。后来工作人员跟我们聊:"其实选碑就是选心意,老人要是爱热闹,选靠近小路的传统碑;要是喜欢安静,选里面的艺术碑;要是生前总说'别浪费',生态碑也挺好。"最后我们选了座中间款——碑身是方正的花岗岩,右上角刻了朵老人最爱的月季,费用刚好卡在预算里。临走时工作人员还说,每年会帮我们清理碑面灰尘,刻字磨损了能免费补,倒挺贴心。
现在每次去青龙岗,站在碑前摸着那朵月季,总觉得老人还在院子里浇花。其实碑型的费用从来不是重点,重点是那块碑能不能装下我们的思念——是老人喜欢的样子,是我们能记住的细节,这样的碑,就算多花点钱,也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