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陪外婆去给外公选墓,站在郑州北四环的路口,看着手机里一堆混杂的公墓信息,外婆攥着外公的老照片问我,“邙山公墓的办事处电话到底是多少?”那一刻我才意识到,很多人跟我们一样,想找靠谱的公墓信息,却被网上的零散内容绕晕——要么是中介挂的“400”开头的陌生号码,要么是论坛里几年前的旧帖,打过去要么没人接,要么说“已经换号了”。
郑州人提到公墓,大多会想起邙山。不是因为那句“生在苏杭,死葬北邙”的老话,是它真的陪郑州人走过了几十年。从上世纪90年代建成,邙山公墓就立在黄河岸边的邙岭上,背山面水的格局,加上多年的绿化维护,现在进去像走在森林公园里——柏油路两旁的松树都有碗口粗,风一吹,松涛声裹着黄河的水汽飘过来,连外婆都说,“这里比咱们小区的花园还静。”也正因如此,不少家庭把这里当成了长辈最后的归处。

但找邙山公墓的办事处电话,还真得有点“门道”。最稳妥的办法是认准官方渠道:公墓的官网“郑州邙山公墓”首页,就有醒目的蓝色联系电话;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“邙山公墓服务平台”,菜单栏“联系我们”里的号码才是真的。要是怕网上信息不准,直接去现场更踏实——公墓入口处的服务大厅,玻璃门上贴着的白色号码牌,比任何搜索结果都靠谱。我上次陪外婆去的时候,刚好碰到一对老夫妻在问电话,工作人员指着牌子说,“这个号码用了十年,从来没换过。”
为什么要强调“官方”?因为我帮朋友查的时候踩过坑。去年朋友想给去世的母亲迁墓,网上搜“邙山公墓电话”,跳出来一个“400-xxx-xxxx”的号码,打过去对方说“办事处搬到金水区了”,要带他去看“内部折扣墓位”。结果朋友跟着去了,才发现是中介的办公点,推荐的墓位比公墓贵了三成。后来朋友直接打了公墓的官方电话,接线员说,“我们的办事处从来没搬过,就在公墓大门左边第三间房,门上挂着‘客户服务中心’的牌子。”
其实打邙山公墓的电话,除了问地址,还能问点“实在的”。比如清明期间安葬要不要预约,骨灰寄存的手续怎么办,甚至墓区的朝向有没有讲究。上次我打过去,接线的姑娘很耐心,不仅告诉了我“松涛区”的墓位朝向是坐北朝南,还提醒我“最近下雨,上山的路有点滑,过来的时候穿防滑鞋”。挂了电话,外婆说,“这姑娘的声音,像邻居家的小慧。”

现在外婆已经帮外公选好了墓位,就在“松涛区”那棵老松树旁边。那天我们从办事处出来,外婆摸着墓碑上刻的“先夫XXX之墓”,轻声说,“终于找对地方了。”其实对很多人来说,找的不是一个电话号码,是一份“踏实”——能把长辈托付给一个靠谱的地方,能在想他们的时候,顺着电话里的指引,再去看他们一眼。
郑州的风里已经有了清明的味道,要是你也在找邙山公墓的办事处电话,不妨试试我说的办法——别信网上的“快捷方式”,找官方的、真实的,就像找一个能托付心事的老朋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