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裹着黄河边的草香,郑州街头常有拎着白菊的人——要去邙山陵园看牵挂的人。住在二七塔附近的陈婶儿最懂门道,拉着刚问路线的小姑娘说:“妮儿,听我的,坐游16路最顺,就在火车站北广场东边的站牌,我每月都坐,熟得很。
邙山陵园藏在黄河南岸的坡地上,紧挨着黄河游览区的老山门,算是郑州人心里“离云近一点”的地方。以前觉得偏,现在公交地铁织成网,倒成了闹中取静的归处。问起乘车路线,常去的人都有自己的“独家路线”:住大石桥的李叔爱坐游18路,说“从黄河路过来,经南阳路、江山路,一路瞅着黄河边的树发芽,40分钟就到门口”;住紫荆山的小夏习惯坐地铁,“2号线到贾鲁河站,A口出来右转,找196路公交,三站地就到,比开车堵在路上舒服”。

公交线里,游16和游18是“直达选手”。游16路的起点在火车站北广场,沿着二七路、南阳路往北,过了江山路就钻进黄河边的林子里,终点牌明明白白写着“邙山陵园”——下车抬头,就能看见陵园入口的石牌坊,顺着青砖路走5分钟,连台阶都铺着防滑垫。游18路走的是黄河路东段,从紫荆山地铁站出来,往南走100米就是站牌,经东风路、天河路,一路晃到陵园门口。司机师傅都熟,遇到拎着东西的老人,会多等两秒:“别急,我帮你扶一把,下车有便民车接。”
地铁族也有省心办法。2号线到贾鲁河站,从A口出来,右手边的公交站藏着“隐藏路线”——196路公交每20分钟一班,沿着黄河大堤走,窗外能看见黄河滩的芦苇荡。要是嫌等车麻烦,A口出来有不少出租车,起步价多一块钱,10分钟就能到陵园门口。对了,贾鲁河站出口的便民亭有小惊喜:卖的黄菊花比陵园里便宜两块,还能免费领一张路线卡,印着步行指引和卫生间位置。
常去的人还会念叨些“隐形经验”:早高峰的游16路会挤,最好7点前出门;陵园门口的停车场周末要抢位,实在没位置就停到旁边的黄河游览区,走10分钟过来;进陵园左手边有免费饮水点,带个空杯子就能接温水;要是带小孩,别让跑太快——风里的思念,得慢着品。
其实哪是找车?是找一条“通向思念的路”。坐游16路时,邻座的阿姨会聊“我家老头以前爱喝胡辣汤,我今天带了碗温的”;坐196路时,窗边的姑娘会摸兜里的照片:“奶奶,我换了新工作,你看,工资条在这儿呢。”车窗外的树影晃过,风里的菊花香飘进来,连站牌上的“邙山陵园”四个字,都染着人间的温度。
说到底,等车的地方不是站牌,是心里的牵挂——知道在哪等,知道怎么走,就是知道“怎么回家”。风里的槐花香,公交上的闲聊,地铁口的指示牌,都是给思念铺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