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的春天总是来得急,法桐刚抽新芽,街角烩面馆飘出羊汤香时,不少家庭已经在悄悄讨论起墓地的事。上周陪妈妈去菜市场,碰到楼下李婶拽着妈妈胳膊问:“你家老头的墓地选好了没?我听人说高村那边不错,就是不知道价格贵不贵?”这样的对话,藏着郑州人对“身后事”最实在的考量——既要体面,又要负担得起。
高村墓地位于惠济区黄河滩区附近,属于郑州近郊的合法经营性墓地。从市区走北四环或大河路,车程约半小时,不算远。第一次去时我有点意外:园区没想象中压抑,主干道两旁立着高大的法桐,往里走是一片樱花林,每年四月花瓣落得满地,连风都带着温柔。至于价格,目前高村的墓位主要分三个档次:最基础的单穴墓3-5万元,双穴墓5-7万元;中端双穴墓带简单雕刻(比如梅兰竹菊纹样),位置靠近中心樱花林,价格8-12万元;高端家族墓或景观墓,能俯瞰黄河,面积大、朝向好,价格15万元以上。

价格差异的原因,其实和买房子的逻辑差不多。靠近园区入口或主干道的墓位,停车方便、不用走太远,比深处贵10%-20%——张阿姨去年给老伴选了靠近停车场的双穴墓,她说:“我年纪大了走路慢,选这儿就是图方便,逢年过节来看看,不用爬台阶。”墓碑材质也影响价格:芝麻白大理石比普通花岗岩贵,手工浮雕的刻字工艺要加两三千块。还有朝向,郑州人讲究“坐北朝南”,这样的墓位采光好、看着敞亮,往往要提前预约,价格比其他朝向贵5%-10%。
选墓地最忌“盲目追贵”,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。家庭预算有限,完全可以选经济型墓位——高村的经济型墓区也种着侧柏,每排墓碑间留了宽通道,不至于挤得慌。要是家里有老人常扫墓,得考虑交通:高村离北四环近,走高架不堵车,比远郊墓地省时间。另外一定要问清管理费:高村每年300-500元,按年交或一次性交十年都可以,没有隐藏费用。工作人员说,这儿最受欢迎的是7-10万元的双穴墓,性价比高、位置不偏,很多家庭冲着这个档次来。
其实墓地不过是“念想的容器”。高村的老园丁种了八年树,他说:“见过最感人的不是买高端墓的,是每周来的小姑娘——她给妈妈擦墓碑,带一杯奶茶,坐那儿聊公司的事、楼下的猫,比买贵墓更贴心。”风里飘着黄河的湿气,樱花落在墓碑前的瓷碗里,那些没说出口的“我想你”,从来不是靠价格衡量的。选高村也好,选其他地方也罢,重要的是:当你站在墓碑前,想起的是他陪你吃烩面的样子,是教你骑单车时扶着后座的温度——这些烟火气的回忆,才是最珍贵的“归宿”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