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全体火葬县有几个?

  • 2025-11-09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清晨在小区楼下碰到张阿姨,她手里攥着刚买的空心菜,菜叶上还挂着晨露,凑过来拽了拽我的袖子:“妮儿,我家老头最近总念叨身后事,说想葬回老家庄稼地。可我听隔壁老王说,咱河南现在所有县都得火葬?你帮我问问?”张阿姨的问题像颗小石子,掉进我心里——关于河南的火葬政策,太多人像她这样,一知半解又格外在意。

其实河南的殡葬改革从不是“突然而至”,而是跟着土地的呼吸一步步走过来的。上世纪80年代,郑州、洛阳这些大城市先推开火葬门,但农村地区还是“土葬为大”——那时老家的坟地挤在耕地边,清明上坟得绕着坟头走,生怕踩坏刚冒芽的麦苗。直到2014年,省政府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的意见》,把“全域火葬”写进目标——不是要“一刀切”,是实在“熬不起”:河南1亿多人口,每一寸耕地都要养人,土坟像贴在土地上的“小补丁”,越贴越多,连祖辈种了一辈子的麦田都快挤不下了。老家的叔叔说:“以前觉得土葬是孝顺,现在才懂,把爹埋在地里,等于占了孙子的口粮地,这哪是孝顺?是自私。”

河南省全体火葬县有几个?-1

那河南全体火葬县到底有几个?翻查2023年河南省民政厅公开数据,答案很明确:157个——全省所有县、市、区都纳入了火葬区。但这个“全体”不是冷冰冰的数字,是带着温度的“兜底式覆盖”:农村地区免费提供火葬服务,还补贴骨灰盒和寄存费;行动不便的老人,社区派车上门接运;连“生态安葬”都有奖励——树葬、花葬能拿几千块补贴。更暖的是少数民族政策:回族、维吾尔族等10个有土葬传统的民族,全省130多个回民公墓等着,只要去指定地点,啥规矩都不违。我认识的回民朋友阿力说:“爷爷去年走的,埋在郑州的回民公墓,那里有草坪有松树,比老家的土坟还舒服。”

河南省全体火葬县有几个?-2

很多人怕火葬,是怕“丢了面子”“对不起祖宗”。可去年参加邻居周爷爷的葬礼,我彻底改了想法。周爷爷是村里的老会计,临终前跟儿子说:“别搞土葬,火葬省土地,把我骨灰撒在村后的槐树林,种棵桃树。”葬礼那天没有吹唢呐的,没有烧纸人的,子孙们抱着小骨灰盒,在槐树下挖了个坑,把骨灰和桃树苗一起埋进去。周爷爷的儿子抹着眼泪笑:“爹以前总说,桃树结果子,子孙吃着甜,现在爹变成桃树的养分,比埋在地里更亲。”

张阿姨后来找我,说老头居然同意火葬了:“老头说,反正都是给土地报恩,不如省点钱给孙子凑学费。”其实殡葬改革从不是“逼你改”,是“帮你选”——选更省土地的方式,选更温柔的思念,选更长久的陪伴。就像河南的土地上,以前的土坟慢慢变成了桃树、松树、花,而我们的想念,从不会因为形式变了就少半分。

说到底,政策里的“全体火葬县”,从来不是要“改变什么”,而是要“守住什么”——守住子孙的耕地,守住亲情的温度,守住对生命最本真的尊重。就像张阿姨家的老头说的:“反正都是埋在土里,火葬是让土地更轻松,让思念更长久。”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