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后,郑州街头的菊花摊摆得满当,不少人提着花篮往北边去——那是邙山的方向。对老郑州人来说,邙山墓园像个“熟悉的老邻居”,背靠邙山余脉,面朝黄河,连风里都带着点黄河水的湿润,是很多家庭安放亲人的首选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儿的价格,还有些买墓时得留意的“实在事儿”。
邙山墓园的位置挺好找,连霍高速往西过惠济区,看指示牌下高速再走两公里就到了。园区里的路修得平整,路边的法桐遮着阴凉,侧柏长得笔挺,风一吹树叶沙沙响,偶尔能听见远处黄河的流水声。去过的人都说,这儿没有那种压抑感:墓碑间的草剪得整整齐齐,不少人家在碑前摆着新鲜水果,有的还放着亲人爱喝的白酒,像在和家里人唠家常——这种“接地气的安稳”,是很多墓园比不了的。
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其实分着墓型来。最常见的传统立碑墓,面积大概一平左右,价格从3万到8万不等。影响价格的因素挺实在:比如位置,靠近主干道或者向阳的地方,能多晒点太阳,就贵个几千块;背阴的角落虽然便宜,但得考虑会不会积水;还有墓碑材质,花岗岩比大理石耐风化,价格也高个两三千;要是想刻点精致的花纹,比如兰花或者松柏,还得再加个千八百块。不过对大多数家庭来说,选个4-6万的立碑墓,碑身刻上亲人的名字,旁边雕点简单的花纹,已经够素净体面了。

除了传统墓,邙山还有不少“省钱又环保”的生态墓。比如花坛葬,把骨灰埋在花坛底下,上面种着月季或者菊花,每年开花的时候,粉的红的铺一片,像亲人还在身边。这种墓型价格1-3万,面积不大,但胜在不用打理,每年园区会帮忙浇花;还有树葬,把骨灰埋在银杏或者国槐树下,树牌上刻着亲人的名字,等树长大了,枝桠伸得老长,就像亲人陪着你一起过日子。树葬更便宜,几千块就能选,适合想“入土为安”又不想花太多钱的家庭——毕竟,“陪着树长大”,也是种温暖的念想。
买墓的时候,除了价格,还有些“细节”得问清楚。比如手续,得带身份证和亲人的死亡证明,代办的话还要委托书;管理费是20年一交,每年大概300-500块,不算贵,但一定要提前问,别等买了才想起;还有便民服务,比如刻字、清洗墓碑,园区里就能做,价格比外面便宜一半,不用跑冤枉路。对了,要是家庭条件一般,还能问下“惠民墓型”——园区有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特价墓,价格能比普通墓低个两成,虽然位置偏点,但胜在实在。
其实对郑州人来说,选邙山墓园不只是选块墓地,更是选个“能常来看看”的地方。周末带着孩子去,先沿着黄河边散散步,吹吹河风,再去墓园里给亲人摆束花,唠两句家常——就像回老房子看看长辈。价格虽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这儿的风里有黄河的味儿,树影里有小时候的回忆,连空气都带着点“家”的感觉。
要是你最近在找墓园,不妨去邙山走一圈。不用急着问价格,先沿着园区的路逛逛,摸摸路边的法桐树干,听听远处的黄河声,看看碑前的水果摊——说不定哪块碑前的阳光刚好,哪棵树的影子合心意,你就觉得“嗯,这儿行”。毕竟,安放亲人的地方,要的就是这份“对味儿”的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