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车窗,沿焦温高速往南二十分钟,天赐福陵的青灰门楣便撞进视野——鎏金的题字在阳光下泛着暖光,两侧的侧柏排成整齐的仪仗,像在迎接每一位来寻“归根处”的人。作为焦作本地人常提的“家门口的公墓”,它没有豪华的雕栏玉砌,却凭着“像逛公园”的亲切,成了不少家庭安置先人的首选。
说到传统的立碑葬,是大多数长辈偏爱的形式——毕竟“立块碑,后辈来能摸着名字说话”。天赐福陵的立碑区散在东侧与北侧,最热门的是临人工湖的“水景区”:福建芝麻白花岗岩的双穴龙凤碑,碑身刻着缠枝莲纹,底座是汉白玉的须弥座,连刻字带安装,一套下来要十二三万。往园区深处走,石灰岩材质的素面单穴碑,没有复杂雕刻,位置虽不临湖但安静,价格能压到四万出头。要是想定制,比如刻上老人生前写的打油诗,或者加个铜制的肖像牌,工艺费按字算,每字五十到一百,一套下来得多花三千到五千。

年轻人更愿意选树葬,图的是“把生命还给自然”。园区西侧的坡地是树葬区,银杏、侧柏、国槐成林,每棵树对应一个穴位。基础款是“树牌葬”——把逝者姓名、生卒年刻在金属牌上,埋在树根旁,没有单独墓碑,价格三千到五千;想留个念想的,选半米高的汉白玉小碑,立在树侧,刻上简单的悼词,价格一万五左右;还有“家族合葬树”,一棵大银杏树下能放三四个穴位,平均每人一万二,适合想“永远在一起”的家庭。树葬的管理费每年一百,园区会定期浇树剪枝,不用家属操心。
选墓这事,从来不是“越贵越好”。要是长辈在意“有碑有位”,哪怕预算紧点,选个中等立碑也值;要是年轻人觉得“不如让树替我们陪着TA”,树葬的性价比更高。还有要算清后续:立碑的维护费每年两百,树葬一百,这些小钱积年累月也不少。最关键的是“合心意”——就像那位在树葬区浇花的阿姨说的:“我爸生前爱养鸟,现在守着树,风吹过来,像他在跟我说话。”
走出园区时,夕阳把柏油路染成金红色,远处的人工湖里有鸭子在游。天赐福陵的风里没有悲伤,只有槐花香和树叶的沙沙声。其实所谓“归处”,不过是找一个让活人安心、让逝者踏实的地方,价格是数字,心意才是重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