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乡卫滨区西环路附近,有一片藏在杨树林和农田间的墓地——南高村南墓地。从市中心开车沿西环路往南走,大概20分钟就能到,沿途能看到成片的玉米地和错落的杨树,风卷着树叶沙沙响,倒比市区里的陵园多了份烟火气的安静。
说到墓型选择,南高村南墓地的风格偏“接地气”。最受欢迎的是传统立碑墓,碑身大多用浅灰色花岗岩或汉白玉,有的刻着简单的云纹,有的留着素面。前阵子陪朋友去选墓,碰到一对老夫妻,他俩摸着素面碑身说:“生前住的是老房子,死后也不用这些花里胡哨的,能刻上名字就行。”除了立碑墓,近年生态葬也慢慢热起来——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树下,只立个小金属牌,春天能看到满树的小扇子叶;花坛葬更有意思,骨灰和花籽一起埋进花坛,到了夏天会开出波斯菊,风一吹像撒了把小太阳。还有家族墓,一般是两到三个穴位连在一起,碑身比普通立碑宽一倍,适合想把父母和自己葬在一起的家庭,碑上能刻下“张氏家族之墓”这样的字样,看着就很团圆。
聊完墓型,大家最关心的价格来了。南高村南墓地的定价挺实在,大致分三个区间:经济型墓位1-3万,大多是位置稍偏的立碑墓或生态葬,比如靠近墓地边缘的树葬,或者碑身用普通花岗岩的立碑墓,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;中端墓位3-8万,位置在墓地的中间区域,碑身用的是进口花岗岩(比如印度红或黑金沙),有的还带个小护栏,能圈出一块小空地;高端墓位8万以上,一般是靠近主路或绿化带的家族墓,比如挨着墓地中央那排松树的位置,碑身用汉白玉,打磨得能照出人影,适合想选“好位置”的家庭。其实价格差异主要来自三个点:位置(越靠近中心越贵)、材质(汉白玉比花岗岩贵一倍)、面积(家族墓比单穴墓大,价格自然高)。
选墓的时候,除了价格和墓型,还有几个细节要注意。首先得看合法性——南高村南墓地是卫滨区正规的公益性公墓,有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手续挂在墓地办公室的墙上,能随时看;其次是交通,虽然离市区近,但最好自己开车走一趟,看看有没有停车场(墓地门口有个能停20辆车的小停车场),有没有公交(18路公交能到村口,再走5分钟就到);还有服务,比如墓地有没有提供扫墓工具(扫帚、水桶),有没有24小时监控,万一遇到碑身开裂或杂草太多的情况,能不能找到人帮忙处理。前几天去扫墓,看到墓地门口摆着免费的扫帚和水桶,还有个便民服务点,能帮着订鲜花,倒挺贴心。

其实选墓说到底,就是选一个“让自己安心”的地方。南高村南墓地没有华丽的大门,没有昂贵的雕塑,有的是实实在在的位置、多样的选择和合理的价格。不管选哪种墓型,不管花多少钱,只要能让亲人安息,能让自己每次扫墓时想起“这儿离市区近,不用跑太远”,那就够了——毕竟,对亲人的思念,从来不是用碑身的材质或位置的好坏来衡量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