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阳的清晨总裹着麦香,老人们蹲在菜市场门口剥玉米,话题偶尔会飘到"身后事"——不是忌讳,是庄稼人对"归根"的认真。最近常有人问,县城的墓地多少钱?其实这问题没标准答案,就像原阳的地,有的长小麦,有的种花生,各有各的价。
走在原阳县城周边的路上,能看到不同的墓区。离城区近的,比如靠近黄河大道的"吉祥园",墓区门口立着石狮子,里面种着两排国槐,墓地之间的间距能放下一张桌子,这样的墓位要三万二;往乡下走,比如蒋庄乡附近的"归园",路两边是一人高的玉米地,墓区就在杨树林里,没有华丽的门脸,墓位只要七千块。小区门口的张阿姨去年给老伴选了这儿,"他生前爱骑电动车逛黄河边,这儿离河近,清净,比城里的墓区便宜一半,我每个月来打扫,就像跟他唠唠家常。"
原阳人选墓讲究"实在",价格里藏着很多"看得见的道理"。上风上水"的说法,靠北的墓区比靠南的贵两三千,因为老辈人说"北为尊",能"接住"北边来的福气;靠河的比不靠河的贵,比如福宁集那边的"河滨园",能看到黄河故道的芦苇荡,风一吹沙沙响,这样的墓位要两万八;还有配套,比如有没有停车场、有没有祭祀亭,"福安园"的墓区有专门的祭祀区,能摆供品、烧纸,比没有的墓位贵五千块——"总不能让亲戚来祭祀,站在太阳底下晒着吧?"卖水果的王哥说。
最近两年,原阳的"生态葬"慢慢火了起来。民政局的小李说,树葬、花葬不用买墓位,只要每年交三百块的管理费,"把骨灰埋在树下,立个小牌子,上面刻着名字,春天树发芽,秋天树结果,就像亲人还在身边。"社区的刘阿姨选了树葬,她给老伴选了一棵柳树,"他生前爱钓鱼,柳树旁边有个小池塘,我每天来喂鱼,就像跟他一起钓鱼一样。"生态葬的价格只要几千块,比传统墓位便宜一半还多,越来越多人愿意选——"不是舍不得钱,是觉得这样更环保,也更符合老伴的性子。"
其实原阳的墓地价格区间很清楚:最便宜的是农村公益性墓地,针对本地农户,六千到一万块,有统一的石碑和绿化;城区的经营性墓地,从一万五到五万不等,黄河故园"的精品墓要四万五,有独立的小院和月季花坛;中等价位的是两万到三万,福寿园",墓区里有小路、凉亭,适合普通家庭。但不管选哪种,原阳人都要"看资质"——"得有民政局发的《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不然就算再便宜也不能要,"做装修的陈师傅说,"去年有个村私自卖地当墓区,后来被拆了,家属哭都没地方哭,这亏可吃不得。"
站在原阳的黄河边,风里飘来麦香,远处的墓区藏在杨树林里,没有华丽的装饰,只有一排排整齐的石碑,上面刻着"先父XX之墓""慈母XX安息"。其实墓地从不是终点,是思念的"锚点"——就像老人们说的,"人走了,得有个地方放思念。"原阳的墓地多少钱?答案在麦地里,在黄河边,在每个原阳人对"归根"的执念里。重要的不是价格,是那束插在碑前的野菊花,是那杯洒在地上的白酒,是每个清晨路过时,轻声说的那句"我来了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