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老百姓选块墓地,图的从来不是什么“风水宝地”的虚名,就是想给去世的亲人找个“稳当归宿”——怕钱花了墓成“黑户”,怕几年后被通知“违规要拆”,怕最后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。最近不少人问“黄河北邙陵园合法吗”,作为郑州北边颇受关注的陵园,它到底能不能让人放下这份顾虑?
要论合法,最硬的“底气”肯定是资质。黄河北邙陵园的接待室里,一直摆着两本“压箱底”的证:一本是河南省民政厅核发的《经营性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另一本是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《土地使用证》。对咱们普通人来说,这俩证的意思很直白——《经营性公墓证》是“允许对外卖墓地”的“官方门票”,没有它,再便宜的墓地都是“地下交易”;土地证上明明白白写着“殡葬用地”,说明这块地从规划那天起就不是“蹭”来的农田或荒地,是国家认可的“安葬专用地”。我特意问过工作人员,这些证都能查:登录河南省民政厅官网,输入“黄河北邙陵园”就能查到备案信息,甚至能看到每年的年检记录——不是挂在墙上当摆设的。
光有证还不够,“过日子”的规矩更见真章。咱们去陵园的时候,门口的公示栏比超市的价格表还清楚:每款墓地的面积、价格、管理费标准全列着,没有“原价10万现价3万”的虚假宣传,也没有“买墓地必须搭售骨灰盒”的捆绑套路。工作人员说,国家规定单穴墓地不能超1平方米、双穴不能超1.5平方米,这儿的每块墓都卡着线来,连墓碑高度都没超过1米——不是抠门儿,是怕违规被查。还有每年的“民政检查”,从墓区规划到收费流程,连家属投诉记录都要翻一遍,这些材料都存在档案室里,随时能拿出来看。
最让人踏实的,是那些“用过的人”的话。张阿姨去年给老伴儿买了墓,她说:“我当时比谁都谨慎,跟着工作人员把所有证都拍了照,还去问了旁边墓的家属——人家说都用了五六年了,每年清明陵园都有摆渡车,墓碑坏了打个电话就来修。”还有个小伙子说,他给爷爷选墓时,工作人员主动告诉他“墓地20年一续管理费,到期只交成本费”——合法的陵园不怕说这些,因为他们打算长期做下去,不是赚一笔就跑。
其实咱们怕的从来不是“花钱”,是“花冤枉钱”。黄河北邙陵园的合法,不是广告里吹的“100%合规”,是一本本盖着红章的证、一笔笔明明白白的账、一个个家属的“没问题”堆出来的。要是你也在纠结,不妨去陵园转一圈:看看接待室的证,问问门口坐着的老家属,再摸一摸刻着名字的墓碑——答案比任何宣传都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