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福寿园的林荫道上,常能看到有人捧着鲜花驻足,指尖抚过墓碑上的刻字——比起“买一块地”,更多人是在找一处能安放思念的“家”。而双穴墓地作为许多夫妻或亲人的共同选择,它的价格自然成了不少人关心的话题。
先说位置,这是影响福寿园双穴墓价格最直接的因素。就像上海福寿园的“百合园”,紧挨着中央湖景,睡莲浮在水面,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光,这样的“景观位”双穴墓价格大概在15-25万之间。有次碰到一对老夫妻来选墓,阿姨指着湖中的荷花说“我家老头生前爱养荷,这里能看到花苞开,他肯定喜欢”,最后他们选了18万的款。而园区另一侧的“静思区”,被香樟树裹着,树影筛下来盖在墓碑上,价格就亲切些,大约10-18万,适合喜欢安静的家庭。
再说说材质和设计。同样是双穴,墓碑的“质感”差别可大了。用汉白玉做墓碑的款型,比普通芝麻黑花岗岩贵3-5万——汉白玉的触感像温凉的玉,刻上“执子之手”的浮雕时,线条会更流畅;有个家庭给父母选墓,要求把妈妈绣的“并蒂莲”十字绣刻在墓碑侧面,师傅说要还原丝线的纹理得额外加2万,他们咬咬牙同意了:“妈妈绣了三年,得让它陪着他们。”还有刻字,有些家庭会在背面刻夫妻的生平小传,每多100字加1000-2000元,字里行间都是没说够的“我想你”。
然后是服务和附加价值。福寿园的双穴墓大多包含20年管理费,但有些套餐会加送实在的服务——暖心套餐”包含每年清明的鲜花代送和墓碑抛光,比基础款贵2-3万,不少子女觉得值:“平时在外地,有工作人员帮着摆花,心里踏实。”还有“智能墓”选项,在墓碑装个小电子屏,能循环放夫妻的老视频,比如金婚时吹蜡烛的画面、年轻时在公园拍的黑白照,这样的附加服务加2-3万,有个姑娘说:“爸妈没拍过婚纱照,这个屏能让他们‘补拍’一次。”
说到底,福寿园双穴墓的价格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。它可能是湖景里的一朵荷花,可能是汉白玉上的一道浮雕,可能是每年清明的一束鲜花——这些加起来,两个人一起走到最后的家”的代价。有人觉得贵,有人觉得值,其实都是因为,我们想把最暖的回忆,安放在最安心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