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衣领,陈阿姨攥着刚买的白菊站在公交站台上,手机屏亮着“三李御泉陵园今天开门不”的搜索页。昨天晚上她翻出丈夫的旧毛衣,领口还留着他惯用的薄荷膏味,突然就想“去看看吧,跟他说说话”。可她怕跑空——上回小区旁的公园临时闭园,她抱着花在门口站了半小时,那种落空的滋味,比风还冷。
其实不用怕,今天的三李御泉陵园,和往常一样开着门。园区的常规开放时间是每天8:00-17:00,除非遇到暴雨、暴雪这类极端天气,或者园区有大型设施维修,否则从不会临时闭园。今早7点,保洁李姐已经在擦拭入口的石狮子,她说“昨天刚扫了枫香叶,今天的路干净得很”;园艺师傅在给银杏树下的麦冬浇水,叶片上的露珠闪着光;连入口的保安大叔都换了新的棉外套,看见人来,会笑着指一指“便民服务台”的方向——今天的三李御泉,和每一个有想念的日子一样,暖着。
要是还是不放心,提前打个电话问一声更踏实。陵园的客服电话是xxxx-xxxxxxx,早上7点就有人值班,接线的姑娘声音软软的:“今天开着呢,阿姨您慢点儿来,门口有轮椅,要是累了就借一个。”对了,最近园区刚做了“便民升级”:入口服务台有免费的“祭扫包”,里面有湿巾、手套、小扫帚,都是擦墓碑、扫落叶用的;要是带了小孩,服务台有卡通图案的小凳子,让孩子能稳稳地坐在碑前;甚至连卫生间都加了“母婴室”——园区的人说,“想念不是大人的专利,小孩的想念,也该被接住”。
其实那些问“今天开门不”的人,问的从来不是一扇门。是“我能不能去看看他”的执念,是“他会不会等我”的不安,是“我想把刚买的白菊放在他碑前”的迫切。三李御泉的门,从来不是冰冷的铁皮,是连接“想念”和“见面”的桥。今天开着,明天也开着,后天的枫香叶会飘得更红,大后天的桂香会更浓——它等着每一个带着心事来的人,等着他们把花放下,等着他们说“我来了”,等着风把这些话,吹到某个云淡风轻的地方,让想听的人,真的听见。
最后再跟你说点贴心的:要是今天去,记得穿双软底鞋,园区的青石板路走着舒服,但别穿高跟鞋——毕竟,要走的是“想念的路”,得稳当;要是带了吃的,别留在碑前,园区有专门的“追思箱”,会统一处理;要是想和他说说话,就坐在碑前的石凳上,阳光会穿过枫香树的缝隙,落在你手背上,就像他以前,用温热的手覆着你手背说“慢慢说,我听着”。
三李御泉的门今天开着,带着你的想念,去吧。风里的桂香会替你引路,枫香叶会替你铺地,你要找的那个人,就在里面,等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