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龙居山陵园怎么样?龙居山陵园环境一览?

  • 2025-10-07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从郑州西南出发,沿着侯寨大道往嵩山方向走,约莫半小时车程,就能看见龙居山陵园的石牌坊——青灰色石材刻着鎏金的“龙居山”三字,笔锋里带着嵩山的沉厚,背后是层层叠叠的绿树,像给山裹了层绒毯。风从树缝钻出来,带着松针的清苦和槐花香,一下子把市区的喧嚣吹远——这大概是郑州人最爱的“离城不离市”的距离,既保留了城市的便利,又接住了山的呼吸。

龙居山的“山”,是嵩山余脉的缓坡,没有陡峭悬崖,只有温柔起伏,像大地轻舒的眉头。园区里的树多到能织成绿色的网:主干道旁的侧柏有碗口粗,枝叶搭成穹顶,阳光漏下来变成碎金;春天的玉兰开得像雪堆在枝头,四月的海棠染得枝头粉红,秋冬的银杏把地面铺成黄金色——传统陵园常见的单调松柏在这里成了底色,四季的花树替思念添了些鲜活。山脚下的人工湖不大,水面飘着睡莲,红鲤鱼在水里游成小漩涡,湖边凉亭里常有老人坐着,说是“陪老伴儿晒晒太阳”,语气里没有悲伤,只有岁月沉淀的温柔。

郑州龙居山陵园怎么样?龙居山陵园环境一览?-1

往山上走,会遇到几座烈士纪念碑,刻着抗美援朝、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名字——龙居山八十年代就建成了,藏着郑州的红色记忆。还有些名人墓,比如豫剧大师的弟子、教了四十年书的老教师,墓碑文字不是刻板的“先考先妣”,而是“爱听戏的老太太”“总给学生留糖的老周”,连墓志铭都带着烟火气。工作人员说,常有人给烈士献花,也有人给陌生老人墓扫落叶——死亡不是终点,是一段被记得的故事,嵌在山的褶皱里,和风声、树影一起,成了园区的一部分。

最让人安心的是“不刻意”。没有夸张雕塑,没有刺眼装饰,墓碑以浅灰、米白为主,和环境融在一起。扫墓的人能自带工具,也能找工作人员要免费扫帚水桶;园区有茶水亭,夏天备绿豆汤,冬天是温姜茶;导览员会主动说“那边玉兰开了,要不要看看”——不是推销,是把这里当自己家。常来的张阿姨说,母亲葬在这里三年,每次来像逛公园:“沿湖走一圈,摆上妈最爱的枣糕,坐会儿聊家常,风一吹树叶沙沙响,像妈在回应我。”

对郑州人来说,龙居山不是“陵园”的符号,是把思念安放在有呼吸、有温度的土地上。它没刻意营造“肃穆”,用山的沉稳、树的生机、人的善意,把悲伤变成“带着思念继续生活”的勇气——就像山上的松树,每年长新枝,地下的根永远连着最亲的人。看望亲人不是“扫墓”的任务,是“和ta一起,再看看春天的花、秋天的叶”的温柔仪式。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