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万福金像陵园简介说下?

  • 2025-10-09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在郑州东南方向的新郑郭店镇,有一片被沙河与蜿蜒绿植环绕的土地,这里不是普通的园区,而是承载着中原人对生命最后温柔致敬的万福金像陵园。很多第一次来的家属都会说:“这里不像陵园,倒像咱们小时候住过的村子,亲切。”从郑州市区出发,沿107国道向南约20公里,或走京港澳高速至新郑出口下,十几分钟就能抵达万福金像。园区的入口没有高大的门楼,而是用青砖砌了个月亮门,门楣上的“万福金像”四个字是用隶书刻的,字体不刚硬,倒有几分娟秀。推开门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排高大的法桐,树洞里藏着小朋友塞的玻璃弹珠和小纸条——那是附近小学组织“生命教育课”时,孩子们留下的“悄悄话”。不同于传统陵园的肃穆压抑,万福金像更像是一座“生命纪念公园”。园区的设计团队说,他们想做的不是“存放骨灰的地方”,而是“让思念有处可栖的地方”。所以这里没有密密麻麻的墓碑,而是以“家族树”为主题的组团式布局——每一户的纪念牌都嵌在一棵仿真银杏或国槐的“枝叶”间,旁边配着小型花坛,种着逝者生前喜欢的月季或麦冬。有位阿姨每年都来给老伴的花坛种牵牛花,她说:“他以前总嫌我种的花爬满了阳台,现在好了,他的‘树’底下全是牵牛花,够他看的。”中心区的“追思广场”不用大理石铺就,而是用青石板拼出二十四节气的图案,边上的长椅是用老榆木做的,摸上去还有岁月的温度。去年中秋,有位老爷爷坐在长椅上给去世的妻子读报纸,工作人员没有打扰他,只是悄悄在他脚边放了杯温热的梨汤。在万福金像,最让人暖心的是“家人式”的服务。工作人员不会用“客户”称呼家属,而是叫“家人”。每年清明前,他们会提前给每位家属发信息,告知园区的樱花要开了,问要不要帮着在逝者的花坛里加几株新苗;冬至的时候,会煮好姜茶放在追思厅,让来祭扫的人先暖一暖手。还有间“记忆书房”,里面摆着家属捐赠的逝者遗物——有老人的旧茶壶,有孩子的绘本,甚至有位阿姨把丈夫的钓鱼竿也放了进来,旁边附了张纸条:“他生前最爱的,现在陪他一起看沙河的鱼。”书房的窗户对着沙河,阳光照进来的时候,灰尘在光里跳舞,像极了逝者的灵魂在轻轻打转。今年春天,园区里新种了一片芝樱花海,粉紫色的小花铺在山坡上,像块柔软的地毯。有位年轻妈妈带着三岁的女儿来,指着花海说:“姥姥就住在这朵花里,等你长大,就能听见她跟你说话。”小女孩蹲下来,用小手碰了碰花瓣,仰起脸笑:“姥姥的花,香。”风把她的话吹得很远,吹过沙河,吹过陉山,吹进每一个思念者的心里。站在万福金像的观景台上,望着远处的陉山和脚下的沙河,风里飘着桂香——这里没有悲伤的枷锁,只有对生命的尊重与怀念。就像园区入口的牌子上写的:“生命不是终点,是换了个地方,继续陪伴。”对于郑州人来说,万福金像不是一座陵园,而是藏在城市东南的“思念的家”,等着每一个想念的人,回来坐一坐,聊一聊。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