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风裹着松针的清苦,凤凰山南麓的林子里,王阿姨正蹲在一棵银杏树下,把刚摘的野菊轻轻放在树旁的石刻牌前。"妈,这树的叶子比去年更密了",她摸着树干上的纹路,声音像落在叶尖的晨露——这是她为母亲选的树葬位,第三年了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新乡人开始选择树葬:让生命以年轮为碑,在泥土里扎根,在风里说话,比传统墓葬多了份"活着"的温度。如果你也想为亲人找这样一处"栖息地",不妨先弄清两个最实在的问题:新乡的树葬公墓在哪?手续要怎么办理?
新乡的树葬公墓不算多,但都藏在有山有水的地方。最人气的当属凤泉区的凤凰山生态纪念园,就在新辉公路旁,过了凤泉湖再往上走两公里,远远就能看见"生态树葬区"的木牌。园区里的树是按品种分的:柏树林苍劲,松树林挺拔,银杏林到了秋天会落满金黄的"小扇子",还有玉兰树,春天开得像堆了满树的雪。每棵树旁都有块掌心大的石刻,刻着逝者的名字和一句短话——爱听戏的周奶奶"或者"喜欢钓鱼的老陈",没有华丽的碑身,却比任何铭文都戳心。另外卫辉市唐庄镇的福彩生态陵园也有树葬区,背靠太行支脉,林子里种的全是侧柏,连风都带着股沉郁的香,适合喜欢安静的家庭。不管选哪处,你都能看见工作人员在林间转悠:修剪过密的枝桠,给新栽的树浇水,甚至会帮你在树旁种几株月季——"这花是易活的品种,每年春天开得艳,像给老人穿了件新衣裳",工作人员的话里带着股热乎气。
其实树葬的手续远没有想象中复杂,只是要多些"贴人心"的细节。第一步肯定是先问清楚——打个电话(比如凤凰山纪念园的0373-3091888),或者直接去现场找工作人员聊。要问什么?比如树的品种能不能选(比如奶奶生前爱喝银杏茶,就选银杏位),位置的朝向有没有讲究(有人在意"坐北朝南",有人只想要能晒到太阳的地方),费用里包含什么(一般包括树的终身养护、石刻牌刻字、安葬时的简单仪式)。问清楚了再选位,最好带着亲人的照片或者一件小物件——比如爷爷的旧茶缸,选位时放在树旁,"要是觉得'对味',那就是它了",常有市民这么说。选好位就该准备材料:逝者的死亡证明、家属身份证、户口本(证明亲属关系),要是代办还得带代办人的身份证。接下来签协议,别急着签字,先翻到"养护条款"那页——每年两次修剪树枝""干旱时浇水""病虫害防治",这些细节才是往后的安心丸。最后是安葬,园区会帮你把骨灰盒放进树旁的浅墓穴(深度刚好避开树根,不会伤着树),然后覆上松针土,再把选好的树苗栽上。你可以带把亲人喜欢的花瓣——比如妈妈爱牡丹,就撒把粉色的;爸爸爱梅花,就撒把白色的——然后蹲下来,对着树干说点心里话:"爸,以后这棵松树就是你,我每年都来陪你看春天的新芽。"
很多人选树葬,图的是"不冷清的陪伴"。市民李姐说,以前怕传统墓葬太"僵",现在每次来凤凰山,看见银杏叶变黄,就想起妈妈秋天帮她晒银杏果的样子:"风一吹,叶子落在我手心里,像妈妈的手在摸我";张先生选了松树林的位置,因为爸爸生前爱钓松树下的鱼:"现在每次来,我都带根鱼竿,坐在树旁钓会儿,就像以前和爸爸一起钓鱼时那样"。园区的王经理说,每年清明,树葬区的人都带着鲜花,没有烟雾缭绕,只有轻声的交谈——有人给树系红丝带,有人给树浇水,有人坐在树旁读报纸,"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