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郑州福寿园公墓怎么样

  • 2025-10-11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清明前的周末,跟着爸妈去给奶奶扫墓,这是我第一次走进郑州福寿园。从市区沿京广快速路往南,过了南四环,路边的梧桐树渐次换成两排抽着新芽的银杏,嫩黄的叶子在风里晃,像谁举着一串小灯,把原本有些沉的心情,轻轻拨亮了些。

进大门时,保安师傅穿着洗得发白的制服,操着一口地道的郑州话问:“妮儿,找哪个区?我给你指道儿。”他手里举着块写着“便民服务点”的木牌,旁边摆着轮椅和雨伞——后来才知道,这些都是免费给老人或雨天来的家属用的。往里走,青石板路两旁是修剪得齐整的灌木丛,间或冒出来几株开得热闹的碧桃,粉花瓣飘在地上,像撒了把温柔的碎霞。路过湖边的“静思亭”,看见一位穿藏青外套的阿姨蹲在石凳旁,正用湿巾擦墓碑上的灰尘,身边放着半袋奶奶生前最爱的蜜三刀。旁边的工作人员蹲在她旁边,手里拿着块干布:“婶儿,我帮你擦背面,你慢点儿别蹲累了。”阿姨抬头笑:“中,恁这儿的人就是贴心,上回我忘带纸,也是你们递的。”

跟着指示牌找到奶奶的墓区,沿途的细节越看越暖——每个墓碑前都留着小方桌,有的摆着新鲜的百合,有的放着半杯没喝完的茶,甚至有个石牌旁摆着个陶制的小花盆,里面种着几株刚发芽的太阳花。管理员大姐路过,笑着说:“那是上周有个小朋友来给爷爷种的,说爷爷生前爱养花儿。我们每天都会帮着浇点儿水,生怕渴着。”她的河南口音里带着热乎气,像邻居家的阿姨唠家常。后来聊起,园区里每个墓区都有专人负责,不仅每天打扫,连墓碑缝隙里的杂草都会拔掉,“不是为了好看,是想着家属来的时候,能看见亲人的‘家’干干净净的,心里舒服”。

河南郑州福寿园公墓怎么样-1

中午在休息区歇脚,服务台的姜茶冒着热气,值班的姑娘见我们过来,赶紧递上杯子:“天还凉,喝口热的。”桌上还摆着清明的便民指南——免费的茶水、应急的药品、甚至有给小孩准备的小零食。旁边的文化长廊里,贴着老郑州的旧照片:德化街的老商铺、二七塔下的自行车队、甚至有八十年代的夜市摊。有位白发爷爷站在照片前,用手指摸着“老坟岗”的字样,嘴里念叨:“俺小时候就在这儿住,门口的胡辣汤摊儿,碗底总给多盛勺肉。”管理员说,这些照片都是家属捐的,“好多老人来这儿,能对着照片唠半天,像见着老邻居似的”。

河南郑州福寿园公墓怎么样-2

最打动我的是园区里的“生命纪念堂”。推开门,里面摆着些旧物件:掉漆的凤凰自行车、锈着斑的铝饭盒、还有一本卷了边的《毛主席语录》。墙上贴着一张张手写的“生命故事”:有曾经在棉纺厂上班的张阿姨,一辈子攒了满满一盒子工票;有当过公交车司机的李叔,退休后还总来园区帮着指路;还有位抗美援朝的老战士,墓碑旁放着他生前的军功章。管理员说:“这些都是家属主动拿来的,不是要讲排场,是想让后人知道,他们不是冷冰冰的名字,是真真实实活过的人——爱喝胡辣汤,爱听戏,爱跟孙儿抢电视看。”

离开的时候,夕阳把整个园区染成了橘红色。风里飘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桂香——原来湖边的桂树已经打了花苞,要等秋天才开。回头望,奶奶的墓碑隐在两棵玉兰树后,石牌上刻着她生前的话:“爱种花的老太太”。旁边的石桌上,爸妈刚放了一杯温热的茉莉花茶,那是奶奶生前每天必喝的。风掀起桌角的纸,是我写的便签:“奶奶,今年的碧桃开了,我帮你拍了照片,下次带来给你看。”

河南郑州福寿园公墓怎么样-3

忽然想起奶奶生前总说:“死后要找个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