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椒江三甲街道的山路往上走,两旁的竹林筛着风,连空气里都浸着竹青味,走个十来分钟,就能看见云鹤生态艺术陵园的入口——不是高耸的大门,而是一道爬满常春藤的木栅栏,像走进谁家的后山院子。很多人来找单穴立碑,都是先被这股子“不像陵园”的温软打动——毕竟,要给逝者选的地方,总得带着点“家”的模样。
单穴立碑从来不是一块石头那么简单。它是连接两个世界的“信笺”:去年有个姑娘给妈妈选碑,特意让工匠在碑身刻了妈妈生前最爱的玉兰花,花瓣用汉白玉镶嵌,阳光下能看见纹路里的光——那是妈妈生前种在阳台的花,每年春天都会开得满枝满桠。还有个老人给老伴选的碑,侧刻着半盘未下完的围棋,棋子的纹路是用铜丝嵌的——他们结婚五十年,每天晚饭后都要下一盘,总是下到一半,老伴就去厨房煮糖水蛋,说“先垫垫肚子,不然该饿了”。这些刻在石头上的细节,把“逝者”变成了“还在身边的人”,让每块碑都有了温度。
说到单穴立碑的价格,云鹤没有虚高的“面子价”,大多在3万到8万之间,每一分钱都能看见“落处”。最基础的3万多的款,用的是本地括苍山的芝麻黑石材,碑身平整如素笺,配着简单的草地围边,适合喜欢清净的家庭——就像逝者生前住的老房子,没有华丽的装饰,却住着安心。5万左右的精品款,会加定制设计:比如爱养花的阿姨,碑顶雕着一朵绽放的月季,花瓣的弧度像她笑起来的眼角;喜欢下棋的老人,碑侧刻着半盘未下完的围棋,棋子的纹路是用铜丝嵌的。位置也是个小因素:靠南边的位置能晒到更多太阳,价格稍微高一点;挨着竹林的位置,风里有竹香,也有人特意选这里,说像逝者生前的阳台。
更让人在意的,是价格背后的“看不见的温柔”。云鹤的绿化是“活的”——每棵树都是工作人员亲手种的,樱花、桂花、银杏,按季节轮着开;草坪不用除草剂,都是人工拔草,所以草叶里能看见小蚂蚁爬过。还有人文服务:清明前,工作人员会提前把碑前的落叶扫干净,有的家属来不了,他们会拍一段视频发过去——镜头里是新开的杜鹃绕着碑身,是落在碑身上的蝴蝶,是风掀起的祭祀用的纸花。去年有个在北京的儿子,因为疫情没回来,收到视频的时候,正好是妈妈的忌日,他对着屏幕说:“妈,你看,你的玉兰花又开了。”屏幕里的玉兰花,正好落在碑顶的浮雕上,像妈妈伸手接住了花。
其实选单穴立碑,说到底是选“一份安心”。有人选3万的基础款,说“妈妈喜欢简单,太复杂的她会嫌麻烦”;有人选8万的观山款,说“爸爸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看遍台州的山,现在他能天天看了”。云鹤的工作人员从来不会劝人买贵的,反而会问:“逝者生前喜欢热闹还是安静?喜欢花还是树?”毕竟,立碑不是给别人看的,是给逝者的“家”,是生者每次来,能蹲在碑前说“妈,我带了你爱吃的橘子”的地方。
沿着山路往下走的时候,回头看,陵园的屋顶藏在树影里,风里飘来桂香,像逝者轻轻说:“我在这里,很好。”其实对于生者来说,最好的安慰,不过是知道逝者在一个“像家”的地方,被温柔地对待——而这,就是云鹤单穴立碑最珍贵的“价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