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裹着桂香钻进老街巷,上坊口卖青团的阿婆正擦着竹篮,有人捧着温热的团子凑过来:“阿婆,青龙岗纪念园怎么走呀?”阿婆抬起下巴指了指巷口的老梧桐树:“顺着路往上,过了那棵树的影子,看见朱红门就到——那地方背靠着青龙山,稳当得像块压心石。
很多人找青龙岗的地址,都是从这样的市井对话里开始的。它的具体位置在南京市江宁区上坊镇龙眠大道旁,既不挨着繁华商圈,也没有高耸的写字楼,就安安静静卧在青龙山的余脉里。第一次来的人可能会跟着导航转个弯,看见路边立着“青龙岗纪念园”的蓝色路牌,才忽然反应:哦,原来藏在这儿——路牌旁的桂树正抽新芽,风一吹,连空气里都带着点松针的清苦。
要是坐公交来,89路的终点站刚好停在上坊老街口。下车就能闻见阿婆的青团香,顺着香走500米,路面从青石板变成柏油路,两排松柏像站岗的老伙计,齐齐指向纪念园的大门。朱红色的门上挂着铜环,门旁的石碑刻着鎏金大字,笔锋里带着点岁月的温柔。要是自驾更省心,走沪蓉高速在上坊出口下,沿着龙眠大道往青龙山方向开,10分钟就能看见路牌——停车场的管理员会戴着红袖章迎过来,嘴里念叨“慢点儿,里面台阶滑”,像极了家里等着你的长辈。
其实找青龙岗的路,从来不是“找一个地址”那么简单。很多人每年都要走一遍:清明带着菊花开车来,中秋拎着月饼坐公交来,甚至周末没事也会绕过来——不是路不熟,是想再闻闻桂香,再看看湖边的睡莲,再摸一摸碑前的松柏。纪念园里的主干道旁种着四季常青的树,每隔几步就有石凳,凳面上刻着“坐一坐,歇口气”;小湖边的睡莲夏天开得满池,连蜻蜓都愿意多停会儿;志愿者穿着蓝马甲,会主动帮老人拎着祭品,说“我扶您,台阶慢点儿”。
有人说,青龙岗的地址藏在风里,藏在桂香里,藏在老街口的对话里。其实它更藏在心里——当你顺着龙眠大道往青龙山走,看见朱红门的那一刻,就知道:哦,终于到了。这儿不是冷冰冰的坐标,是能放下想念的地方,是能和记忆里的人“唠两句”的地方,是哪怕走再远,也能找回来的“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