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辉坐落在太行山东麓,顺着卫河往北约10公里,就是龙居山公墓。很多卫辉人提起这里,不说“公墓”,反而说“那座有山有水的园子”——倒不是故意避忌,是因为这里的氛围,真的不像传统印象里的“墓园”。
说到位置,龙居山其实离卫辉市区不算远,自驾走卫柿线大概20分钟,公交也有直达的班次,不用绕山路绕半天。第一次来的时候,车刚拐进园区入口,我就愣了—— gate 口没有高大的石牌坊,反而立着两排樱花树,春天的时候开得热热闹闹,像在迎客人。往里走,青石板步道顺着山势铺上去,两边的松树长得笔挺,枝叶搭成天然的凉棚,夏天走在下面,连太阳都变得温柔。
龙居山的“灵”,藏在山和水的呼应里。园区背靠龙居山主峰,前面有一道从山涧引下来的小溪,水流得很慢,在山脚下汇成个小池塘,里面养着几尾红鱼。有次清晨来,薄雾绕着山腰,池塘里飘着几片荷叶,连风里都带着青草的香气。一位常来的阿姨跟我说:“我妈生前爱钓鱼,我选的位置就在池塘边,每次来都能看见鱼游,像我妈还在这儿陪着我似的。”园区里还有几处小景观:比如银杏林,秋天叶子黄得像金箔;比如腊梅园,冬天开得满树白,连空气里都带着甜。走在里面,你不会觉得“压抑”,反而像在逛老家的后山——熟悉,亲切,连风都带着家的味道。
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位,龙居山的区间其实挺“接地气”。经济型的墓位大概在3-5万之间,大多选在山麓平缓处,位置开阔,墓碑用的是本地花岗岩,刻字清晰耐用,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;中档的在5-8万,大多靠近景观区,比如银杏林或者小溪边,墓碑材质升级成芝麻白或汉白玉,能加简单的雕刻——比如刻朵莲花,或者写句逝者生前喜欢的诗;高端点的在8万以上,选的是背山面水的“藏风聚气”位,材质用的是进口印度红或黑金沙,墓碑有更多定制空间,比如加个小围栏,或者刻一幅家族浮雕。还有生态葬选项,比如树葬、花葬,价位在2-3万,只留一块小铜牌,旁边种棵树,适合喜欢“归于自然”的家庭。值得一提的是,顾问不会一个劲推贵的,反而会先问你“需求”:“你是想离入口近点?还是想靠景观?”“逝者生前喜欢热闹还是安静?”有位大叔跟我说,他给父亲选墓位时,顾问帮他算了算:“你父亲爱散步,选这边的步道旁,你每次来能陪他多走两步。”——不是卖产品,是帮你“选牵挂的落脚处”。
除了环境和价格,服务才是龙居山最“圈粉”的地方。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卫辉本地人,说话带着卫辉方言的热乎劲。有次陪朋友安葬母亲,顾问大姐全程跟着:帮着扶朋友上台阶,帮着摆骨灰盒,甚至蹲在地上帮着整理挽联——“慢点儿,别碰着碑角”“这绢花我帮你摆正,你妈生前爱干净”。每年清明,园区会开免费接送车,从老城区的卫辉宾馆直达门口,还设了便民服务点:免费提供茶水、纸钱袋,甚至有师傅帮着磨墨——“有些老人要写挽联,手抖,我们帮着扶着笔”。有位住唐庄的阿姨说,她每年来祭丈夫,都坐接送车:“师傅认识我,每次都帮我搬轮椅,比我儿子还贴心。”还有售后——比如墓碑裂了,或者刻字掉了,打个电话,工作人员当天就来修,不用等三五天。
其实卫辉人选龙居山,图的就是个“踏实”。它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,没有高得离谱的价格,就像卫辉街头的老面馆——面是手擀面,汤是大骨汤,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