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北邙哪个陵园风水好?

  • 2025-10-22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老郑州人常说“生在苏杭,葬在北邙”,这句话传了几百年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清晨五点去北邙,山脚下的早市刚摆开摊子,卖胡辣汤的大锅冒着白气,抬头看山,黛青色的轮廓还浸在雾里,像谁铺了块皱巴巴的蓝布。再往上走,松树林的味道越来越浓,风裹着黄河的水汽漫过来,连鼻尖都沾着点湿润的凉,这时候才懂,为什么古人把北邙当作归处——山在这里不是威严的,是温柔的;水在这里不是汹涌的,是缠绵的。

北邙的山不算高,最高的翠云峰也才三百多米,但走势慢,像铺开的席子,一层一层往黄河边落。陵园要是选在这样的山坳里,背后的山就像个稳稳的靠背,站在墓碑前,能感觉到山的重量托着后背,不会有风吹得脊梁凉的感觉。我有次陪朋友去看陵园,走到一处靠山的区域,朋友忽然说“你看,远处的山像不像我爷爷坐的太师椅?”可不是嘛,那山的弧度刚好,左右两边的小坡像扶手,中间的主脉像椅背,连阳光都顺着椅背铺下来,把墓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,却不歪斜。朋友摸了摸墓碑的石面,说“我爷爷生前爱坐太师椅晒太阳,这里倒像给他留的位置。”

水是风水里的“活眼”,北邙的水藏在黄河里,也藏在陵园的角落里。有的陵园在入口处挖了个小湖,引的是山泉水,夏天的时候,睡莲开得满池都是,粉的、白的,像撒了把碎银子。风一吹,水面的波纹往墓碑方向绕,不会直冲冲地撞过去。还有的陵园旁边有条小溪,是从山上渗下来的,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,水流声像摇着铜铃,连鸟叫都跟着软下来。朋友的奶奶生前爱养花,看见这样的小溪,朋友眼睛红了,说“我奶奶要是在这儿,肯定会蹲下来摸两把水,说这水比家里的自来水甜。”

郑州北邙哪个陵园风水好?-1

其实最打动人的,是陵园里的气场。有的陵园一进去就觉得闷,树太密,阳光透不进来,风像被堵在外面,连呼吸都沉。但北邙的好陵园不是这样,比如有次去看一座松树林里的陵园,松树栽得疏疏朗朗,每棵树之间能走两个人,阳光从松针的缝隙里漏下来,是金丝丝的光,落在墓碑上,连刻的字都泛着暖。风穿过树林,是“沙沙”的轻响,像有人在轻轻翻书,不会有呼啸的风声灌进耳朵里。旁边的工作人员说,这叫“藏风”——风不是没有,是绕着走,像给陵园盖了层软被子。我蹲下来摸了摸脚边的草,草叶上还沾着晨露,凉丝丝的,却不扎手,连蚂蚁都走得慢悠悠的,像在散步。

现代人选陵园,不能只看风水,还得方便。北邙的陵园大多离市区不远,走连霍高速二十分钟就到,门口的停车场能停几十辆车,不会像有些地方,清明扫墓要堵半小时。还有的陵园有摆渡车,从入口到山上的区域,不用爬楼梯,家里有老人的也方便。服务也很重要,有的陵园会帮着设计墓碑,根据家属的要求刻上老人喜欢的花,比如月季、菊花,甚至有人刻了孙子画的小鸭子。有次我看见一个工作人员在擦墓碑,用的是软布,擦完还蹲下来拨了拨墓碑前的草,说“这草长得太密,会挡着阳光”,这样的细致,比什么风水术语都让人安心。

其实说到底,风水是什么?不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。北邙的陵园好,就好在它没把山挖平,没把水填了,而是顺着山的走势建,跟着水的流向绕,让每一块墓碑都能接住山的气、沾到水的灵。你站在那里,不用懂什么“左青龙右白虎”,只要觉得风不燥,光不烈,听见松针响能想起奶奶织的毛衣,看见水流能想起爸爸钓的鱼,心里忽然一暖,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