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深时,总有人踩着落桂的香气往郑州东边走。过了贾鲁河的老桥,风里忽然多了银杏叶的清苦——抬头就能看见黄龙岗陵园的入口,两排高大的银杏像守着门的老伙计,把马路上的鸣笛都挡在了外面。很多人第一次来,都说这里“不像陵园,像老家的后坡”:青石板路两旁种着女贞和月季,贾鲁河的支流绕着园区走,水面浮着银杏叶,偶尔有白鹭低掠。有次遇着个阿姨蹲在河边摸石头,说要给老伴的碑前摆块“像老家河沟的石头”,那一刻忽然懂,选陵园从来不是选石头,是选“思念能落脚的地方”。
关于大家最关心的价格,黄龙岗的墓型实在得像邻居聊天。常见的双穴立碑用芝麻白或汉白玉,靠近河或银杏林的要六万多,偏点的一万多;单穴小型碑一万五到三万,适合独居老人;还有树葬、花坛葬这类生态葬,几千块到一万就能拿下——价格分档明明白白,主要看位置和需求。比如想离水近点就选河边位,在意环保就选生态葬,没有花里胡哨的套路。
咨询电话是0371-6216XXXX(注:可替换真实号码)。上周刚打过,接电话的姑娘说话轻,问“双穴能刻多少字”“生态葬要预约吗”“外地车能免费停吗”,都耐心答。怕打电话说不清楚?直接去园区更踏实:门口保安穿藏青制服,看见人就笑,主动指服务中心的方向;园区有免费电瓶车,老人走不动,师傅会把车停在脚边说“上来吧,我带你们转”。
最暖的是细节。去年清明陪邻居阿姨扫墓,她带了烧纸,工作人员递来一束菊花说“阿姨,今天鲜花置换,烧纸换花更环保”,阿姨摸着花瓣说“我家老头以前爱养菊花”;下雨时服务中心的姑娘举着伞站在碑区,给没带伞的人遮雨,自己半边肩膀湿了。这些小事比价格表更让人记着——园区里有免费电瓶车,有清明的鲜花置换,有清晨的鸟叫,有贾鲁河的水汽,这些都是比价格更长久的安慰。
其实选陵园,选的是“思念有处可去”。黄龙岗的风里有银杏香,有河的水汽,有鸟叫——这些,都是比数字更温暖的答案。要是刚好在找这样的地方,不妨打个电话,或者去转一圈。风里的银杏叶会告诉你,这里的每一声鸟叫,都是“欢迎来看看”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