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皇仙府陵园藏在成都龙泉山半山腰,从市区开车40分钟就能到,门口石牌楼的金漆大字下,两排银杏在秋天落满金黄,很多人第一次来,先被这股“烟火气里的清静”打动。最近不少家庭问起它2025年3月的价格——毕竟选墓像选“身后的家”,既要算清预算,也要看“家”的模样。
很多人第一次问价格,都会先揪着“起步价”不放。九皇仙府2025年的起步价是3.8万,对应的是生态墓区“松间墓”。这片墓区藏在成片的松树林里,墓碑是青石板切割的,没有花哨的雕饰,只刻着逝者名字和一句清淡的题字,旁边种着四季桂。我陪一位阿姨去看过,她摸着青石板说:“我家老头子生前爱钓龙虾,总说‘要找个有树的地方’,这松树林里能听到鸟叫,桂花开时还有香,比楼下的公园还舒服。”这种墓型适合预算有限、喜欢“归于自然”的家庭,面积不大,但胜在环境够“活”——工作人员每天清晨用掸子扫松针,不会用高压水枪破坏那股松脂味。

往上走是传统立碑墓区“福泽园”,价格在6万到12万之间。这里的墓碑是花岗岩材质,碑身刻着祥云或缠枝纹,墓前有小祭台能放供果。价格差异主要在“位置”:靠龙泉湖的墓区能看到波光,风里带着湖水的腥甜,价格比靠山的贵2万左右;靠山的墓区背后是整面青石壁,像老人们说的“有靠山”,适合在意传统讲究的家庭。上个月有户人家选了湖边墓,男主人蹲在祭台边说:“我妈生前爱跳广场舞,总说‘要能看到水’,这湖边风大,夏天凉快,她肯定喜欢。”这种墓型是最“接地气”的,像小区里的单元楼,每一户都有自己的“窗景”。
再往上是艺术墓区“雅韵园”,价格从15万到30万不等。这里的墓碑全是定制的:有做成书本形状的(给退休的语文老师),有刻着整幅梅花图的(给喜欢国画的奶奶),还有用汉白玉雕成莲花座的(给信佛的老人)。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冬天,一对兄妹给喜欢书法的父亲定了艺术墓——墓碑是一块整石,刻着父亲写的“宁静致远”,旁边嵌了块小玻璃,里面放着父亲生前用的狼毫笔,工作人员还特意在墓边种了文竹,说“文竹的叶子细,像毛笔尖,配得上老人的字”。这种墓型是“记忆的容器”,价格虽高,但每一处细节都藏着没说出口的心意。
除了墓型本身,还有些“明码标价”的费用得提前算清:管理费是每年80元/平方米,一次性交20年,算下来每年才160块;刻字费每个字10元,隶书、楷书都能选;安葬服务费300元一次,包括抬棺、铺金布、摆鲜花,全程有工作人员引导。这些费用都写在合同里,不会像有些陵园那样“藏着掖着”,很多家庭说:“最怕后续乱收费,这里明明白白,心里踏实。”
其实选墓最忌“只看价格”。我认识的陵园顾问说,常有家庭抱着“越贵越好”的心态来,最后选了艺术墓却后悔:“有位叔叔给爱打麻将的母亲定了莲花座墓,结果阿姨生前总说‘莲花太素’,后来换成了刻着麻将牌的传统墓,才觉得‘对味’。”九皇仙府的工作人员不会催着“选贵的”,反而会先问:“老人生前爱什么?喜欢热闹还是清静?”——毕竟价格是数字,“对味”才是最该算的账。
最后得提醒一句:选墓不是“买块地”,是买“以后的安心”。九皇仙府的价格透明,服务也“贴”:比如每年清明前,工作人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