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前的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时,郑州街头的鲜花店已经摆出整筐整筐的白菊——总有人攥着花束站在公交站旁问:"荥阳青龙岗公墓咋走?"其实路不算远,只是装着想念的脚步,总希望每一步都踩得踏实。
郑州火车站东广场的12路公交站很好找,老式空调车的蓝布座椅泛着软乎乎的旧意,司机师傅会隔着玻璃喊:"去荥阳的赶紧上!"坐到底站荥阳汽车站,转乘荥阳3路公交,三站就到"青龙岗路口"。下车时总能碰到卖菊花的阿姨,竹筐里的白菊沾着晨露,她会用粗糙的手扯扯你的袖子:"往西北走三百米,看见青石板牌坊就是,别绕路。"石板路的缝隙里长着三叶草,偶尔有蝴蝶停在上面,像故去的人轻轻碰了碰你的手背。
自驾的话更省心,直接搜"荥阳青龙岗公墓"就行。从郑州市区走连霍高速,荥阳站下道后转索河路向西,十五分钟车程里能看见路边的桃树林——春天开得热热闹闹,秋天结着小毛桃,风一吹就滚到路牙子边。公墓门口的停车场是免费的,周末祭扫高峰会有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举着小旗子引导:"往前停,第三排有空位!"实在没位置也别急,路边的临时车位有大爷守着,会递根竹编的蒲扇说:"放心,我帮你看车。"
要提醒的小细节得记牢:雨天的石板路滑,别穿高跟鞋,最好带双防滑运动鞋;夏天的蚊子爱咬脚踝,装瓶花露水在包里准没错;公墓里的柏树长得密,找墓碑时别急,顺着编号牌走——每排柏树的树洞里都塞着小朋友折的纸船,许是来扫太爷爷墓的孩子留下的,风一吹就晃啊晃。对了,公墓旁边的"老周烩面"一定要去,周叔的烩面抻得比胳膊还长,汤头是大骨头熬了整夜的,撒把香菜和辣椒油,喝一口热乎得直戳心窝子。不少人祭扫完都来这儿,说"吃碗烩面,才算把想念落了地"。

其实啊,去青龙岗的路从来不是难题。难的是出发前翻出老照片时,指腹蹭过相框上的灰尘;难的是坐公交时,想起去年妈妈攥着你的手说"慢点儿";难的是站在墓碑前,风把白菊花瓣吹起来,突然就红了眼眶。可你看,路两旁的槐树还在抽新芽,索河的水还在绕着公墓流,那些故去的人,从来都没走——他们藏在公交站的风里,藏在烩面的汤香里,藏在每一步踩实的泥土里,等着我们,带着想念,慢慢走过去。
就像周叔说的:"路是活的,想念也是活的。你往那边走,总能到。"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