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乡卫辉市的西北方向,太行山脉褪尽险峻后的温柔余韵里,藏着个烟火气满满的龙泉村——新乡人熟知的龙泉公墓,就静卧在这个村庄北侧的卧虎山脚下。从市区出发沿新濮公路向北,过卫辉城区再转乡村公路,40分钟车程就能抵达;更具体的坐标是卫辉市唐庄镇龙泉村北,背靠青黛色的卧虎山,面朝沧河支流的浅溪,连老辈人都念叨“这地界藏风聚气,睡着踏实”。
要是怕导航摸不准路,记几个生活化的参照准没错:公墓东侧挨着龙泉村的老祠堂,青瓦上还留着民国年间的砖雕“福”字;西侧是片遮天蔽日的核桃林,秋天能听见松鼠在枝桠间跳着啃坚果;南侧不远就是唐庄镇的万亩桃园——春天桃花开时,粉瓣飘进墓区的柏树林,连风都染着甜丝丝的香气。交通也贴心,市区人民公园西门每周二、四、六有便民班车,8点准时发车,车票只要5块钱;自驾的话走京港澳高速转晋新高速,卫辉出口下再走3公里乡道,路边蓝色指示牌一路引导,不会走岔。

关于开放情况,其实从2023年初就恢复正常了——之前疫情管控的日子里,好多人急着来看看先人,现在终于能踏实上门。墓区全天开放,早6点到晚上7点,入口处摆着免费茶水亭,王婶总把保温桶擦得锃亮,见人就递上温热的菊花茶;墓区里有电动观光车可租,10块钱能坐一圈,司机师傅还会主动帮老人拎祭品;甚至有“寻墓服务”,管理员老周在这干了十年,哪排墓位对应哪户人家,闭着眼都能说清楚——上回我陪邻居张阿姨找她儿子的墓,老周推着轮椅把她送到半山腰,还蹲下来擦了擦墓碑上的浮灰。
清明去的时候,看见位白发老人坐在墓前,把剥好的橘子放在碑前,轻声说:“妮儿,今年橘子甜,你尝尝。”风卷着桃花瓣落在橘子上,老人伸手拂了拂,眼里泛着光。旁边保洁的李嫂笑着走过来:“阿姨,我刚给您闺女的碑擦过,没沾灰。”原来这里的每片柏树林都有“主人”——是龙泉村村民一棵一棵种的,树牌上写着“2018年张大爷种”“2020年李婶栽”;每块墓碑的字都是老石匠王师傅亲手雕的,他说“刻字要慢,得把名字刻进石头里,也刻进心里”。

总有人问,选龙泉公墓图什么?其实不是图风水有多好,是图这份“有人情味”——这里没有冷冰冰的碑林,只有带着村民体温的石头;没有机械的流程,只有把每座墓当“邻居”的照顾。就像老周说的:“这不是‘死人的地方’,是先人们‘住’的地方,得收拾得像家一样。”
所以要是问位置在哪?在太行余脉的温柔怀抱里,在桃花与柏叶的守望中,在每个新乡人想念先人的心事里;至于开放吗?早开了,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傍晚的晚霞,门一直敞着,像等一个要回家的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