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陪奶奶去河南福寿园看望爷爷,出发前她还坐在沙发上揉腿念叨“上次清明堵得我脚都麻了”,结果我们7点半就出门,走京广快速路转龙湖大道,一路风里飘着梧桐树的碎影,40分钟就到了陵园门口。奶奶望着入口处的石狮子笑:“今天的路比上次顺多啦。”这让我突然想聊聊大家常问的“河南福寿园陵园堵车不”——答案其实藏在“时间”和“心意”里。
河南福寿园在新郑市龙湖镇,算郑州近郊的陵园,周边交通线像织了张温柔的网。连接市区的有郑新快速路、京广快速路两条主干道,地铁城郊线能到华南城站,出来转551路公交或者陵园免费摆渡车,10分钟就能到门口。平时周一到周五,无论是开车还是坐公共交通,基本不会堵。我同事小李上周三去给父亲扫完墓,中午还赶回来吃公司的盒饭,说“走郑新快速路只等了两个红绿灯,35分钟就到了,停车场保安还跟我打招呼”。

但到了祭扫高峰,比如清明、冬至、春节前的周末,或者平时周六周日的上午,车流量像潮水一样涌过来,难免会堵。去年清明我8点从二七广场出发,走到郑新快速路与双湖大道交叉口就开始缓行,前面的车排成长龙,我盯着导航上的红条子,足足等了20分钟才进陵园。后来跟陵园的志愿者聊天,他们说高峰时每天能来3000多辆车,入口的临时车位满了,得引导到旁边的备用停车场。不过今年清明再去,发现门口多了几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挥旗子,还设了临时疏导点,堵是堵了点,但比去年快了10分钟——毕竟大家都是来寄托思念的,陵园也在尽力让这份心意少点波折。

想避开堵车其实有小窍门。我跟奶奶试过好几次,最管用的是“错峰”:要么早到,比如早上7点前出发,要么晚去,下午2点后再走。上周六我们7点半到的时候,停车场还有三分之一空位,等10点多离开,入口已经排起了小长队。再就是选公共交通,坐地铁城郊线到华南城站,出来就能看到陵园的免费摆渡车,红底白字的牌子特别显眼,10分钟到门口,还不用找车位——奶奶说“坐摆渡车比开车舒服,能看看路边的油菜花”。还有就是提前查路况,出发前用导航看看实时拥堵,要是郑新快速路红了,就转京广快速路,或者走龙湖大道,总有一条顺的路。
奶奶常说“思念是慢的,不用赶”,但顺顺利利到陵园,这份慢会更暖。河南福寿园的堵车情况,其实就像生活里的小褶皱——提前捋一捋,就能展平。下次再有人问“河南福寿园陵园堵车不”,我会笑着说:“看你什么时候去,提前做点小准备,就能让路上的风都顺些。”毕竟,我们在意的从来不是路上的时间,而是推开门时,那缕飘在松枝间的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