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去凤凰山公墓扫完墓,我蹲在门口的石凳上吃橘子,旁边凑过来两个捧着菊花的阿姨,其中一个拽拽我的袖子问:"姑娘,你知道这儿现在墓价多少吗?我儿子让我先问问,怕太贵买不起。"我忽然意识到,关于凤凰山公墓的价格,很多人都像这两位阿姨一样,只听说"不便宜",却不知道具体怎么算。
其实凤凰山公墓的价格像摊开的扑克牌,每张牌都有不同的点数——最核心的差异是位置。山腰间那片能看见主峰"凤凰顶"的区域,是大家嘴里的"观景位",墓位挨着高大的松树,站在碑前能望到山脚下的人工湖,风一吹有松涛声,价格自然贵,大概8-12万;而山脚下靠近园区主干道的"便利位",虽然进出方便,但难免有行人路过的声音,价格就温柔些,5-7万就能拿下;如果是山后那片新开发的松树林,离主路远,安静得能听见鸟叫,价格在6-9万之间,倒比"观景位"多了点隐秘的安心。
再说说墓型的影响。传统的立碑墓是大多数人的选择,花岗岩墓碑刻着工整的楷书,碑前有个小小的供桌,能放水果和香,价格大概5-8万;要是选生态葬,价格就往下跳了一大截——树葬是把骨灰埋在银杏或柏树下,墓碑是嵌在土中的长方形石板,上面刻着名字和一句简短的话(爷爷的花园"),价格1-3万;花坛葬更简单,骨灰混在花泥里,种上月季或杜鹃,墓碑是挂在花坛边的铜牌,只要3000-8000块;还有最近流行的"壁葬",把骨灰放在墙体的格子里,外面嵌着照片和铜牌,价格2-4万,适合喜欢简洁的家庭。我上周陪邻居张阿姨去问,服务人员说,生态葬的管理费也便宜,每年只要墓价的0.5%,比传统墓少了一半。

除了位置和墓型,还有些"隐性费用"得问清楚。比如刻字费——传统墓碑刻20字以内免费,超出的每字5块,要是想刻个对联或诗句,得加个百八十块;管理费是每年交一次,按墓价的1%算,比如10万的墓,每年交1000块;还有"安葬费",就是把骨灰放进墓里的人工费,大概500-1000块,这些费用销售有时候不会主动说,得自己问明白。
其实选墓的时候,价格从来不是唯一的标尺。我有个朋友,爷爷生前最喜欢养鸟,他特意选了山后松树林里的树葬位,说"爷爷能听见鸟叫,比在闹市区强";还有同事的妈妈,选了花坛葬,因为她生前爱种花,说"以后我变成花,每年都能开一次"。上周我在园区碰到个老爷爷,蹲在自己老伴的墓前拔草,他说:"这个墓位是我十年前选的,那时候才4万,现在涨到8万了,但我不后悔——她生前怕黑,这位置下午有太阳晒着,暖和。"
说到底,凤凰山公墓的价格不是冰冷的数字,是"心意"的标价签——有人在意风景,有人在意安静,有人在意环保,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价格。要是你真的想知道具体多少钱,不如抽个上午去园区走一圈:看看松树林里的风,摸摸花坛里的花,问问服务中心的大姐,比对着手机查"凤凰山公墓价格",更能找到合心意的答案。毕竟,我们要找的从来不是一个"便宜的墓位",而是一个能安放牵挂的地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