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万福园陵园有搬迁计划吗?

  • 2025-10-31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清明清晨的风里还裹着桂香,王阿姨把装着母亲爱吃的枣花馍的布包往怀里揣了揣,沿着侯寨乡的山路往万福园走。这是母亲去世的第五年,她每周都来,路上的每块青石板都踩熟了。刚进园区大门,就碰到同村的周叔,周叔搓着手里的烟卷问:“他婶,你听说没?咱这园子要搬?”王阿姨的脚步顿了顿——这已经是她这周第三次听到“搬迁”俩字了。

万福园在郑州西南的浅山脚下,2008年建成时周边还是连片的玉米地,如今城市的高楼已经爬到了山脚下,地铁7号线的延长线就在五公里外,连侯寨乡的名字都换成了“生态文化旅游区”,可万福园还是当年的模样: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树洞里塞着孩子们塞的糖果纸,园区里的侧柏长得比人高,每到夏天蝉鸣能盖过山外的车声。对很多郑州家庭来说,这里不是冷冰冰的陵园,是“带着温度的思念容器”:有刚上大学的姑娘每年来给父亲读录取通知书,有老战友们聚在一起给牺牲的兄弟倒杯酒,还有奶奶把孙子的幼儿园画本烧给地下的老伴——这些藏在树影里的故事,比任何传闻都真实。

搬迁”的传闻到底靠不靠谱?我特意查了郑州市民政局2023年至今的公开文件,没有任何关于万福园的搬迁申请或规划;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,工作人员明确回复:“截至目前,未将万福园陵园纳入搬迁计划,若有调整会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公示。”甚至问了园区的管理员张师傅,他拍着胸口说:“我在这儿干了十年,去年园区还翻修了卫生间,今年刚种了一片月季,要是要搬,能做这些事儿?”其实传闻的源头不难猜——城市发展快,周边地块陆续开发,难免有人联想,但“联想”不等于“事实”。按照《郑州市殡葬管理办法》,陵园搬迁属于重大民生事项,必须经过“申请—审批—公示—征求意见—制定安置方案”等多个流程,每一步都要让家属知情,不可能“偷偷摸摸”传消息。

就算未来真的因为城市发展需要调整,也不是“说搬就搬”。郑州之前有过陵园搬迁的案例:2021年管城区某陵园因地铁建设需要迁移,从公示到完成用了半年——先在园区门口贴了30天公告,又挨家挨户给家属发了通知书,迁移地点提供了三个选项,补偿标准包括墓穴成本、迁移手续费甚至家属的交通补贴,还开了五场座谈会收集意见。最在意的是“让逝者安息”,官方的每一步都把这份情感放在第一位。就像张师傅说的:“这儿的每块碑都有主人,每棵树都有故事,就算要搬,也得让家属把‘思念’安顿好。”

郑州万福园陵园有搬迁计划吗?-1

王阿姨那天在母亲的墓前坐了很久,她把枣花馍分成小块放在碑前,又给母亲倒了杯温水——母亲生前有糖尿病,不能吃甜的,也不能喝酒。风掀起她的衣角,吹过旁边的侧柏,沙沙的声音像母亲生前的唠叨。临走时她摸了摸碑上的字,想起母亲去世前说的“找个有树的地方,能让你常来就行”。她回头望了眼园区,老槐树的枝叶在阳光下晃啊晃,远处的山尖飘着朵云,一切都安安静静的。走到门口时,管理员笑着跟她打招呼:“阿姨,下周来早点儿,我给你留着园区里的野菊花。”王阿姨应着,手里的布包晃了晃,风里飘来槐花香,比任何传闻都让人安心。

其实大家关心搬迁,说到底是在意“思念的归处”。万福园里的每一寸土、每一片叶,都藏着最朴素的情感:是子女对父母的愧疚,是爱人之间的牵挂,是朋友之间的想念。这些情感比任何城市规划都重,比任何传闻都真实。所以与其相信“小道消息”,不如等官方通知——毕竟,尊重逝者、理解家属,才是所有决策的起点。就像

郑州万福园陵园有搬迁计划吗?-2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