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五里山公墓什么时候搬走?

  • 2025-11-07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清晨七点,住在郑州西四环锦园小区的张阿姨攥着孙子的书包带,脚步比平时快了半拍——出小区门左转两百米就是五里山公墓的红漆铁门,门旁香烛店的檀香裹着早餐摊的胡辣汤味飘过来,孙子皱着鼻子问"奶奶,这是什么味儿",她含糊应着"是桂花香",心里却想着上周业主群里的讨论:"五里山公墓到底啥时候能搬走?"

五里山公墓的"尴尬",是郑州城市扩张的一个缩影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它刚建的时候,这儿还是西郊郊外的农田,坟头埋在槐树林里,只有清明前后才会热闹些。可近十年西四环打通、中原新区崛起,锦园、悦府这样的小区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连公墓旁边的荒地都盖起了双语幼儿园。曾经的"郊外墓地"突然变成了"城市邻居":送孩子的家长要路过它,下班的白领要绕过它,遛弯的老人会在它门口的台阶上歇脚——公墓的红门,成了城市地图上一个越来越醒目的"坐标"。

居民的困扰是具体的。锦园的李女士说,晚上加班晚归,走五里山路总觉得路灯太暗,"影子拉得老长,总忍不住回头看";悦府的准妈妈小吴更纠结,"以后孩子上幼儿园要走这条路,我怕他问起'那些房子是干什么的',不知道怎么解释";还有业主群里的"噪音投诉":偶尔有人办白事,唢呐声从早到晚,在家办公的人只能关紧窗户。可当大家翻出"市长热线"的回复,得到的答案总是"正在调研规划"——搬迁不是搬个箱子那么简单,要找新址、征民意、走程序,每一步都得"慢工出细活"。

郑州五里山公墓什么时候搬走?-1

社区负责民政的王大姐翻着厚厚的诉求登记本,语气里带着无奈:"今年已经接了17条关于公墓的反映,区里刚把它纳入'城市更新三年计划',可具体时间真没法拍胸脯。"她指着窗外的高楼说,"你看那栋楼,五年前还是农田;那所幼儿园,去年还是荒地——城市长得快,可公墓的'转身'得等。"卖了十年香烛的陈叔倒看得开,他父亲就葬在这儿:"当年选这儿是因为'背山面水',现在山下变高楼了,我倒觉得父亲能看着郑州变样,挺踏实的。"还有周先生,奶奶去年刚葬在这儿,"她怕我们嫌远,说'离得近能常来',要是真搬了,反而不方便"——原来,关于公墓的讨论里,藏着太多"情感的重量"。

那天傍晚我沿着五里山路走,看见幼儿园的孩子举着气球跑过红门,看见陈叔在香烛店门口摆上新到的菊花,看见一位老人坐在台阶上晒太阳,手里攥着一张旧照片——照片里的五里山还是光秃秃的,没有高楼,没有幼儿园,只有几座坟头和一片槐树林。风里飘来桂花香,混着淡淡的檀香,倒也不觉得违和。其实城市从不是"非此即彼"的选择题:不是拆了公墓才算发展,也不是留着公墓就阻碍进步。就像张阿姨说的,等孙子大了,她要告诉他:"这红门里住着很多人的爷爷、奶奶,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,在郑州吃胡辣汤、赶公交、看烟花。"

至于五里山公墓什么时候搬走?也许明年,也许后年,也许还要更久。但它不会消失,只会以另一种方式留在城市里——就像那些被保留的老建筑、被记住的老地名,变成城市生长的"褶皱",藏着我们关于"家"的故事。毕竟,城市的温度,从来不是靠"拆"出来的,而是靠"懂"出来的:懂它的过去,懂它的现在,懂每一个住在这儿的人,心里的"牵挂"。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