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泉森林陵园恢复祭扫了吗?

  • 2025-11-08
  • 编辑:郑州陵园网

楼下的玉兰开得热热闹闹时,妈妈忽然翻出压在抽屉底的毛线手套——那是外婆生前织的,针脚有点歪,却暖得能焐化冬天的雪。她捏着手套边的流苏问我:“御泉的陵园能进了吧?我想给你外婆擦擦亮墓碑,再带盒她爱吃的桂花糕。”

其实上周我已经替她踩过点了。陵园的入口处不再像去年那样拦着蓝色隔离带,取而代之的是一排崭新的引导牌,写着“祭扫入口”“临时停车场”“便民服务点”。值班的张阿姨还是去年那个熟面孔,见我过来就笑着招手:“姑娘,能进了!带好身份证,测个体温就行——对了,你妈爱喝的茉莉花茶,服务点有免费的,等会儿拿一杯。”

御泉森林陵园恢复祭扫了吗?-1

顺着樱花树夹道的小路往里走,空气里飘着青草的腥甜。左边第三排墓碑前,穿藏青外套的大叔正蹲在地上摆鱼——用保鲜袋装着,还沾着水珠,他说:“我爸生前最爱钓鲫鱼,以前总说等我退休了,爷俩去湖边蹲一天。现在我每周都钓,带一条来,就当陪他聊聊天。”不远处的小台阶上,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蜡笔画的太阳花,踮着脚往奶奶的墓碑上贴:“老师说,奶奶在天上能看见我的画。”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扶着她的胳膊:“慢点儿,别摔着——这画真好看,奶奶肯定喜欢。”

陵园的樱花树是前年种的,今年第一次开得这么盛,粉白的花瓣落在墓碑上,像撒了一层温柔的雪。有位阿姨坐在墓碑旁的石凳上,轻声说着话,手里的康乃馨插在矿泉水瓶里——瓶身是便民服务点给的,免费,还贴了个小标签:“小心烫”。她看见我路过,笑着指了指身边的空位:“坐会儿?我跟我家老头子说说话,他生前就爱凑个热闹。”风掀起她的衣角,吹过墓碑上的刻字:“妻陈淑兰 夫李建国 相伴五十二年”。

其实关于“能不能祭扫”的问题,答案早就在这些细碎的场景里了。不是冰冷的“是”或“不是”,是张阿姨的笑,是大叔的鱼,是小姑娘的画,是石凳上的康乃馨。陵园恢复的从来不是“准入资格”,是我们能面对面跟亲人说“我想你了”的机会——不用隔着屏幕,不用对着照片,就坐在他的身边,闻着他喜欢的花香,讲一讲最近的日子:楼下的玉兰开了,孩子考试考了满分,小区门口的包子铺又出新馅了。

御泉森林陵园恢复祭扫了吗?-2

妈妈最终还是跟着我去了。她蹲在外婆的墓碑前,用随身带的软布轻轻擦着碑身,连刻字的缝隙都没放过。擦完了,她把桂花糕摆成小堆,又从包里掏出个玻璃罐——里面是晒了一冬天的梅干,“你外婆以前爱用这个配粥,说比蜜饯强。”风忽然吹过来,梅干的香气混着樱花的甜,裹着她的话音飘得很远。

临走时,我们在服务点拿了两杯茉莉花茶。张阿姨追出来递过一张卡片:“下次来提前打这个电话,要是搬不动东西,我们帮你送进去。”卡片上印着陵园的联系电话,背面还有几行小字:“禁止焚烧纸钱,提倡鲜花祭扫;园区内有免费花束兑换处,可将冥币换成百合。”

御泉森林陵园恢复祭扫了吗?-3

其实不用看卡片,大伙儿都懂。今天在陵园里见到的每一个人,手里拿的不是鲜花,就是亲人爱吃的零食——有带卤牛肉的,有带橘子的,还有带了半瓶白酒的。没人提“政策”“规定”,只有此起彼伏的轻声絮语:“爸,我给你带了二锅头”“妈,我穿了你织的毛衣”“奶奶,我考了双百”。

出陵园门时,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妈妈握着外婆的手套,忽然说:“其实去年不能来的时候,我每天都对着照片说说话。可今天坐在这儿,才觉得真正摸到她了——你看,这碑上的


买墓地 郑州陵园网
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

135815688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