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沿着新乡306国道往卫辉方向开,过了唐庄镇不远,就能看到路两侧立着几块淡青色的陵园指示牌——对于很多新乡市民来说,306国道沿线的墓地,是“离家不远的最后归处”的备选之一。毕竟从市区出发,走新中大道转306国道,也就半小时车程,逢年过节祭扫不用赶大早,路上也不会太堵。
说起价格,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“高不可攀”。去年帮家里老人打听时,我跑了沿线三家正规陵园,双穴立碑墓的价格大概在3万到8万之间。差别多在细节:靠近主干道的墓位,祭扫时推轮椅都方便,比靠园区里面的贵1-2万;要是挨着景观湖或者银杏树绿化带的,因为环境更安静雅致,价格还能再往上浮一点。还有更简约的生态葬,比如树葬或者花坛葬,价格就亲民多了,1万到3万就能拿下,不少年轻人觉得这种方式更环保,也不想给后代留“沉重的负担”,愿意选。要是想要定制款的进口花岗岩墓碑,或者加刻复杂的家族浮雕,价格就没谱了,听说有家人花了十几万,但这种情况毕竟少。
至于这些墓地“怎么样”,我倒有过几次实地感受。去年清明前,我陪朋友去福安园祭扫,进了门才发现,这里不是想象中冷冰冰的样子——主干道两边的法桐长得比两层楼还高,枝叶搭成了一道绿色的拱廊,风一吹就沙沙响;园区中间有个不大的池塘,水面浮着几片粉白色的睡莲,青石板步道旁的草坪上,保洁阿姨正蹲在墓碑前,用湿布擦去上面的灰尘。朋友说,她当初选这里就是因为“不冷清”:“平时工作忙,没法常来,想着老人在这儿能听见风、看见花,不会太孤单。”还有一次路过静园,我往里瞅了一眼,门口的停车场刚好能停下二三十辆车,服务中心的玻璃门上贴着“免费提供祭扫工具”的告示,穿制服的保安师傅看见我在看指示牌,还主动走过来问“要不要帮忙指路”,细节挺贴心。
不过也有要注意的地方。比如有的陵园虽然挂着306国道的指示牌,但入口藏在一条窄窄的岔路上,第一次去的时候绕了十分钟才找到;还有的陵园管理松散,我见过一块墓碑上的名字刻字都模糊了,边角的石材也裂了缝,却没人修。所以建议打算买的人,一定要实地去看——不光要看墓位的位置和价格,还要看看停车场够不够大,卫生间干不干净,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能不能说清楚“平时有没有人打扫”“清明会不会提供免费鲜花”这些细节。毕竟买墓地不是买件衣服,往后几十年都要和这里打交道,细节越到位,越让人放心。

还有很重要的一点:合法手续。306国道上的正规陵园,都会把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和《殡葬服务许可证》挂在服务中心的墙上,我问过其中一家的经理,他说“这俩证是底线,没有的话,再便宜也不能买”。确实,之前新闻里说过有人买了“黑墓地”,最后因为没有合法手续被拆了,钱也拿不回来,可不能图省事。
其实选墓地这件事,说到底就是选一个“让活人放心,让逝者安心”的地方。306国道的墓地胜在离市区近,价格也在大多数家庭的承受范围内,要是你想选个方便祭扫、环境还不错的地方,不妨抽个周末去转转——沿着306国道开,看到淡青色的指示牌就拐进去,说不定就能找到合心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