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郑州的邙山,老郑州人总有说不完的故事——小时候跟着大人去爬邙山看黄河,春天在山脚下摘酸枣,连长辈们闲聊时都常说“邙山是块好地方”。当生命的终点需要一个归处,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邙山脚下的市民公墓邙山墓园,可心里难免犯嘀咕:这个陪伴郑州人多年的墓园,到底是不是合法的?
要回答这个问题,最直接的就是看“资质”二字。作为郑州市较早设立的经营性公墓,邙山墓园的“身份”早就在民政部门“挂号”了——它持有郑州市民政局颁发的《河南省经营性公墓经营许可证》,国有土地使用证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、环保验收报告这些“硬证件”一样不缺。别小看这些证,每一本都要过五关斩六将:选址得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,环保部门要评估墓区会不会影响周边生态,规划部门要确认布局是否合理,最后民政部门还要审核是否符合公墓设置标准。就像给孩子上户口,每一步都得合规,少一个章都不行。
光有证还不够,运营中的“规矩”更能看出是不是真合法。常去邙山墓园的人会发现,这里的墓区划分得整整齐齐,没有超面积的“豪华墓”——按照规定,经营性公墓单穴墓占地不超过0.8平方米、双穴不超过1.2平方米,邙山墓园一直守着这个线。价格也明明白白,每块墓的价格都公示在门口公告栏,从几千到几万不等,没有“坐地起价”;买墓时会开正规增值税发票,连收据都不打马虎眼。更放心的是,市民政局每年都会来检查好几次,从墓区管理到销售记录,每一项都查得仔细,要是违规早被揪出来了。

最有说服力的,还是郑州人的“用脚投票”。金水区的王阿姨2015年给父母选了这儿的墓,如今快十年了,她总说:“当时选这儿就是信邻居的话——这园子合法,不会出问题。这些年清明来扫墓,路越修越宽,园子里的树越长越密,从来没听说过要拆或者不让用的事儿。”去年刚给爷爷买墓的小李更谨慎,专门去市民政局官网查了备案:“官网里能查到经营许可证编号,还有每年的检查结果,心里就踏实了。”
说到底,买墓这件事最忌“糊里糊涂”。选合法墓园不是图省事,是给亲人的最后一程一个稳稳的依靠。邙山墓园能在郑州扎根这么多年,靠的就是“合法”二字——从审批时的层层把关,到运营中的处处合规,再到用户的口口相传,每一环都在证明:它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经营性公墓。
要是还有疑虑,不妨打开郑州市民政局官网,在“经营性公墓公示”栏搜“邙山墓园”。那些白纸黑字的备案信息、每年的检查结果,就是最有力的答案。对郑州人来说,邙山是记忆里的黄河风,是长辈的念叨,更是生命归处的安心之选——而这份安心,从来都建立在“合法”的基础上。